出自宋代王仲修《宮詞》:
四輔論思政事堂,盡收才杰置周行。
掖庭職事分司局,銓擇畢由紫極房。
注釋參考
四輔
(1).官名。相傳古代天子身邊的四個輔佐?!稌ぢ逭a》有“四輔”之稱?!兑骛ⅰ酚兴泥彛妒酚洝は谋炯o》作“四輔”。至《尚書大傳》、 賈誼 《新書》始有疑、承、輔、弼(《新書》作道、弼、輔、承)為“四輔”之說,皆出于 秦 漢 間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輔以配三公,又為其子置師疑、傅承、阿輔、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輔”。參閱 清 全祖望 《經(jīng)史問答·三禮問目答全藻問》。
(2).國都附近的州郡。 唐 開元 中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即 同 、 華 、 岐 、 蒲 四州。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地理類·四輔》。 宋 崇寧 間所置四輔郡,以 潁昌府 為南輔, 襄邑縣 為東輔, 鄭州 為西輔, 澶州 為北輔。見《宋史·徽宗紀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妒酚洝ぬ旃贂罚骸胺杆妮o,輔臣誅?!?司馬貞 索隱:“四輔,房四星也。房以輔心,故曰四輔。”
(4).星名。指東蕃四星?!稌x書·天文志上》:“東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yin{1~1}門也;第四星曰上將:亦曰四輔也?!?/p>
(5).星名。指極星旁的四星,亦稱四弼?!端问贰ぬ煳闹径罚骸八妮o四星,又名四弼,在極星側,是曰帝之四鄰,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去極星各四度。”
論思
議論、思考。特指皇帝與學士、臣子討論學問。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朝夕論思,日月獻納?!?唐 李百藥 《安德山池宴集》詩:“朝宰論思暇,高宴臨方塘。” 清 黃遵憲 《己亥續(xù)懷人詩》:“ 金華 講殿共論思, 圣祖 文宗 舊典貽?!?梁啟超 《軍機大臣署名與立憲國之國務大臣副署》:“君上日與廷臣前席論思?!?/p>
政事堂
唐 宋 時宰相的總辦公處。 唐 初始有此名,設在門下省,后遷到中書省。 開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稱中書門下,因宰相名義上即為中書門下省長官之故。下設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 北宋 就中書內(nèi)省設政事堂,簡稱中書,與樞密院分掌政、軍,號稱“二府”。 元豐 改制后,遂以尚書省的都堂為宰相辦公所在,因也稱都堂為政事堂。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太祖 登 正陽門 ,望城中諸軍未有歸者,乃脫甲詣政事堂。”
才杰
杰出的人才。《晉書·文苑傳序》:“至於 吉甫 、 太沖 、 江 右之才杰; 曹毗 、 庾闡 ,中興之時秀?!?宋 陸游 《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詩:“世間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清 薛福成 《保薦使才疏》:“以 中國 幅員之廣,聰明才杰之多,誠令導之以有恆,養(yǎng)之以漸庸,詎不能勵彼豪儁,宏此遠謨?!?/p>
周行
(1).大路。《詩·小雅·大東》:“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朱熹 集傳:“周行,大路也。”
(2). 周 官的行列?!对姟ぶ苣稀ぞ矶罚骸班滴覒讶耍瑢叡?周 行?!?毛 傳:“行,列也。思君子,官賢人,置 周 之列位。”后用以泛指朝官。 唐 王維 《請施莊為寺表》:“ 元圣 中興,羣生受福,臣至庸朽,得備周行?!?清 吳偉業(yè) 《通元老人龍腹竹歌》:“京師公卿誰舊識?與君異國共周行。”
(3).至善之道?!对姟ば⊙拧ぢ锅Q》:“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毛 傳:“周,至;行,道也。” 馬瑞辰 通釋:“ 鄭 注《萊誓》云:‘至,猶善也?!侵紓鳎居枴苄小癁椤恋馈瓷频酪?。 鄭 注《鄉(xiāng)飲酒禮》引《詩》云:‘嘉賓示我以善道’,義與 毛 合?!?/p>
(1).巡行;繞行。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 禹 ﹞即天子之位,三載考功,五年改定,周行天下,歸還 大越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周行數(shù)里,仰不見日?!?宋 陸游 《上書乞祠輒述鄙懷》詩:“飄然去周行,湖海抱沉疾?!?明 高啟 《胡應炎傳》:“僧不知為計,周行視城曰:‘是城龜形也?!?/p>
(2).循環(huán)運行?!独献印罚骸坝形锘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韓非子·解老》:“圣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須臾,宰羊為炙,先行至客,一臠入口,便下皮內(nèi)周行徧體,痛楚號叫。” 李大釗 《時》:“天運人生,周行不息?!?/p>
王仲修名句,宮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