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行候晷刻,龍尾登霄漢
出自唐代白居易《和微之詩(shī)二十三首和望曉》:
休吟稽山曉,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沈沈,東方白漫漫。
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斷岸。
星河稍隅落,宮闕方輪煥。
朝車?yán)姿暮?,騎火星一貫。
赫奕冠蓋盛,熒煌朱紫爛。
沙堤亙蟆池,市路繞龍斷。
白日忽照耀,紅塵紛散亂。
貴教過客避,榮任行人看。
祥煙滿虛空,春色無邊畔。
鹓行候晷刻,龍尾登霄漢。
臺(tái)殿暖宜攀,風(fēng)光晴可玩。
草鋪地茵褥,云卷天幃幔。
鶯雜佩鏘鏘,花饒衣粲粲。
何言終日樂,獨(dú)起臨風(fēng)嘆。
嘆我同心人,一別春七換。
相望山隔礙,欲去官羈絆。
何日到江東,超然似張翰。
注釋參考
鹓行
指朝官的行列?!读簳埦拏鳌罚骸暗钪欣扇薄?高祖 謂 徐勉 曰:‘此曹舊用文學(xué),且居鵷行之首,宜詳擇其人?!?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shī):“鳳闕分班立,鵷行竦劍趨?!?清 唐孫華 《壽陸次公別駕》詩(shī)之二:“朝衫久卸別鵷行,陸展猶然髩未蒼?!?/p>
晷刻
(1).日晷與刻漏。古代的計(jì)時(shí)儀器。 清 魏源 《海國(guó)圖志·籌海篇三》:“儀器則鐘表晷刻,不亞西土。”《清史稿·禮志七》:“ 康熙 二十一年,命展御門晷刻?!?/p>
(2).片刻。謂時(shí)間短暫?!段骶╇s記》卷四:“ 成帝 旹, 交趾 越嶲 獻(xiàn)長(zhǎng)鳴雞,伺雞晨,即下漏驗(yàn)之,晷刻無差?!?唐 韓愈 《為韋相公讓官表》:“毫釐之差,或致弊於寰海;晷刻之誤,或遺患於歷年。” 清 戴名世 《敕授承德郎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劉公墓志銘》:“安人嘗侍太宜人疾,晷刻不離?!?/p>
(3).時(shí)刻,時(shí)間。《梁書·賀琛傳》:“﹝ 琛 ﹞每見 高祖 ,與語(yǔ)常移晷刻,故省中為之語(yǔ)曰:‘上殿不下有 賀雅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之一:“窺觀坐窮晡,未覺晷刻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蘿公主》:“每出,限以晷刻,過期,則詬厲不與飲食?!?/p>
龍尾
(1).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xùn)|方蒼龍七宿之末,故稱。《左傳·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 虢 之?dāng)纭!?杜預(yù) 注:“龍尾,尾星也?!?漢 張衡 《天象賦》:“歷龍尾以及箕,跨北 燕 而在茲?!?/p>
(2).謙稱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國(guó)志·魏志·華歆傳》“ 華歆 字 子魚 , 平原 高唐 人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guó) 魏 魚豢 《魏略》:“ 歆 與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學(xué),三人相善,時(shí)人號(hào)三人為‘一龍’, 歆 為龍頭, 原 為龍腹, 寧 為龍尾?!?清 袁枚 《隨園詩(shī)話》卷九引《朱草衣詩(shī)》:“自慚龍尾非名士,肯把豬肝累使君?” 王國(guó)維 《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歐洲》詩(shī):“幸免 仲叔 累豬肝,頗覺 幼安 慚龍尾?!?/p>
(3).草名。烏蘞莓的別名。《爾雅·釋草》“拔蘢葛” 晉 郭璞 注:“似葛,蔓生,有節(jié), 江 東呼為龍尾?!?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七·烏蘞莓》:“俗名五爪龍, 江 東呼龍尾。”
(4).硯名。亦泛指硯。 宋 蘇軾 《龍尾硯歌》:“君看龍尾豈石材,玉德金聲寓於石?!?清 錢謙益 《贈(zèng)硯》詩(shī):“紫純端硯鎮(zhèn)書樓,牛后真令龍尾羞?!?清 蔣士銓 《一片石·宴閣》:“取麟毫麝煤龍尾鳳箋來。”
(5).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樹連梢,置之堤旁。 元 歐陽(yáng)玄 《河防記》:“隄前置龍尾大埽,龍尾者,伐大樹連梢繫之隄旁,隨水上下,以破嚙岸浪者?!?/p>
(6).古國(guó)名。 南詔 的別稱?!缎绿茣つ闲U傳上·南詔上》:“ 南詔 ,或曰 鶴拓 、曰 龍尾 ……本 哀牢夷 ,后烏蠻別種也。”參見“ 南詔 ”。
(7).盤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龍尾下垂,故稱。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無錫 西龍尾陵道者, 春申君 初封 吳 所造也?!薄端鍟た崂魝鳌ご藓攵取罚骸?弘度 妹先適 迥 子為妻,及破 鄴城 , 迥 窘迫升樓, 弘度 直上龍尾追之?!薄顿Y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筑道陂陀以上城,其道下附於地,若龍垂尾然,故曰龍尾?!?/p>
(8).指宮殿前呈斜坡狀的甬道。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zhǎng)句》:“步登龍尾上虛空,立去天顏無咫尺?!?清 錢謙益 《天啟乙丑五月奉詔削籍南歸》詩(shī):“趁朝龍尾還如夢(mèng),穩(wěn)臥牛衣得此生?!?錢曾 箋注:“ 宋敏求 《長(zhǎng)安志》:鐘樓鼓樓殿左右,有砌道盤上,謂之龍尾道。 李上交 《近事會(huì)元》: 含元殿 側(cè)有龍尾道,自平階至地,凡詰曲七轉(zhuǎn),由 丹鳳門 北望,宛如龍尾下垂於地焉?!?/p>
登霄
登上云霄。比喻升遷。 唐 白居易 《杭州刺史謝上表》:“出泥登霄,從骨生肉,唯有一死,擬將報(bào)恩。”
白居易名句,和微之詩(shī)二十三首和望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