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原妙《云庵》:
或淡或濃拖雨去,半舒半卷逆風(fēng)來。
為憐途路無棲泊,卻把柴扉永夜開。
注釋參考
途路
(1).路途,道路?!度龂?guó)志·魏志·吳質(zhì)傳》“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國(guó) 魏 魚豢 《魏略》:“途路雖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懷,良不可任?!?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大沙磧》:“途路彌漫,疆境難測(cè),望大山,尋遺骨,以知所指,以記經(jīng)途。” 明 高明 《琵琶記·義倉賑濟(jì)》:“奴家少長(zhǎng)閨門,豈識(shí)途路?” 魯迅 《<吶喊>自序》:“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p>
(2).謂旅行途中。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二折:“陛下,怎受的途路之苦?!薄赌蠈m詞紀(jì)·金落索·四時(shí)怨別》:“要問你途路如何,病害如何,待問呵問著那一個(gè)?!薄对偕墶返谒牧兀骸暗剑?麗君 是未出閨門的弱女,那里受得途路之苦?!?/p>
棲泊
亦作“棲泊”。居留;停泊;寄居。 唐 陳子昂 《古意》詩:“聞君太平世,棲泊靈臺(tái)側(cè)?!?元 虞集 《畫鶴》詩:“碧虛寥寥積雪高,直過 蕭臺(tái) 絶棲泊?!薄抖膛陌阁@奇》卷七:“有同行駐泊一船,也是一個(gè)官人在內(nèi)……棲泊相并,兩邊彼此動(dòng)問?!?清 吳泰來 《金縷曲·上元日丹陽旅寓對(duì)雪同述庵作》:“百年身世悲秋籜,最愁人,試燈風(fēng)里,天涯棲泊?!?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二五:“心棲泊于外,流轉(zhuǎn)不停,寖至無所棲泊,執(zhí)為大苦?!?/p>
柴扉
柴門。亦指貧寒的家園。 南朝 梁 范云 《贈(zèng)張徐州稷》詩:“還聞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隱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之二:“城郭休過識(shí)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西游記》第六七回:“長(zhǎng)老欣然促馬,至莊門外下馬,只見那柴扉緊閉。” 清 吳偉業(yè) 《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亂后歸來桑柘稀,牽船補(bǔ)屋就柴扉?!?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 方蛟 叫門,柴扉半啟,走出一個(gè)莊客。”
永夜
永夜 (yǒngyè) 長(zhǎng)夜;永夕 long night 山中此夕莫嗟訝,師弟睽違永夜?!剁R花緣》釋原妙名句,云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