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出自宋代李流謙《過大信口憶西歸錄載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鈦猊》:
兩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
往讀西歸志,一一未深剖。
及茲親見之,語巧極雕僂。
妙哉寫物功,萬像不藏覆。
當時偶然書,信在三紀后。
臨流重吁嘆,有涕泫襟袖。
君看連城璞,豈但今不售。
注釋參考
引首
[raise one's head] 抬頭;伸長脖子
引首向天邊地平線望去
詳細解釋(1).伸長頭頸。多形容盼望。《新五代史·唐臣傳·蘇循》:“ 循 父子皆自以附會 梁 得所託,旦夕引首,希見進用?!?宋 賀鑄 《登烏江柏子岡懷景仁》詩:“驅車 柏子岡 ,引首東南望。” 明 王世貞 《綱鑒會纂》卷三九:“ 濟 引首待刃, 希德 以實病白 祿山 ,乃免?!?/p>
(2).書軸畫幅的首端部分。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白鸞綾引首…引首前后用內府圖書內殿書記印。”
(3).古代通俗小說引起正文的開頭部分。 魯迅 《墳·宋民間之所謂小說及其后來》:“開篇引首,中間鋪敘與證明,臨末斷結詠嘆,無不征引詩詞?!?/p>
李流謙名句,過大信口憶西歸錄載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鈦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