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必《浣溪沙》:
只為相思怕上樓。
離鶯一操恨悠悠。
十二翠屏煙篆冷,曉窗秋。
繡線未拈心已懶,花箋欲寄寫還羞。
懊恨郎邊無個信,暮云愁。
注釋參考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p>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吨芏Y·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薄稘h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顏師古 注:“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p>
(3).形容數(shù)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氣出表里?!眳⒁姟笆?。”
翠屏
(1).綠色屏風。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紫帷鉿匝,翠屏環(huán)合?!?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詞:“翠屏欹,銀燭背,漏殘清夜迢迢?!?/p>
(2).借指青翠的竹叢。 宋 梅堯臣 《縣署叢竹》詩:“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p>
(3).形容峰巒排列的綠色山巖?!段倪x·孫綽<游天臺山賦>》:“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橋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風如壁立,橫絶橋上?!?唐 杜甫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張居正 《和真一王孫八嶺山韻》:“仙城杳靄何因見,悵望青霄聳翠屏?!?清 汪中 《甘露寺》詩:“中流砰訇兩山動,翠屏金碧當空開?!?/p>
篆冷
盤香燃盡。 宋 惠洪 《寄彭景醇奉議》詩:“《楞嚴》初讀罷,篆冷空窗幾。” 清 袁于令 《西樓記·計賺》:“蘂暗燈檠,篆冷香篝,漏將收,尚兀自淚珠流。”
趙必名句,浣溪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