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尾從風直,鸞旗映日翻。
出自唐朝權德輿《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
五輅導靈輼,千夫象繚垣。行宮移曉漏,彩仗下秋原。
莫究希夷理,空懷渙汗恩。頤神方蹈道,傳圣乃尊尊。
共祝如山壽,俄驚憑幾言。遐荒七會,肸蚃百靈奔。
豹尾從風直,鸞旗映日翻。涂芻聯法從,營騎肅旌門。
杳靄虞泉夕,凄清楚挽喧。不堪程盡處,嗚咽望文園。
注釋參考
豹尾
(1).豹的尾巴。《山海經·西山經》:“ 西王母 ,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2).古代將帥旌旗上的飾物?;驊乙员?,或在旗上畫豹文。《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又聞豹尾已建,戎軒鶩駕,陛下將復勞玉躬,擾掛神思?!薄稌x書·沉充傳》:“率兵臨發(fā),謂其妻子曰:‘男兒不豎豹尾,終不還也。’” 唐 韓愈 《魏博節(jié)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旌節(jié)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長 魏 師?!薄端问贰ぽ浄径罚骸?宋 凡命節(jié)度使,有司給門旗二,龍、虎各一,旌一,節(jié)一,麾槍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黃布,畫豹文,并髹杠。”
(3).天子屬車上的飾物,懸于最后一車。后亦用于天子鹵簿儀仗。 漢 蔡邕 《獨斷》下:“ 秦 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尚書、御史乘之。最后一車懸豹尾。”《宋書·武帝紀上》:“公親鼓之,賊乃大奔。 超 遁還 廣固 。獲 超 馬、偽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師。”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詣景靈宮儀仗》:“鹵簿儀仗,有高旗大扇,畫戟長矛,以五色。介胄跨馬之士,或小帽錦繡抹額者……或持竿上懸豹尾者,持短竿者。”
(4).借指天子屬車,即豹尾車。 唐 駱賓王 《王昭君》詩:“斂容辭豹尾,緘怨度龍鱗?!?宋 葉適 《蔡尚書挽詞》:“白首參豹尾,后出夸先登?!?清 張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雜ji{1-1}元韻》:“林外琱戈隨豹尾,峰頭黃繖傍龍媒?!眳⒁姟?豹尾車 ”。
(5).舊時陰陽五行家謂旌旗之象?!秴f紀辨方書·豹尾》引《乾坤寶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黃旙對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納奴婢、進六畜及興造,犯之者破財物,損小口?!?/p>
(6).比喻樂曲、詩文堅勁有力的結尾部分。 唐 王勃 《乾元殿頌》:“歌呈豹尾,舞進鳶肩?!?/p>
從風
(1).比喻迅即附和或響應?!段淖印ど先省罚骸跋才戊缎模扔婌锻?,則守職者離正而阿上,有司枉法而從風?!薄稘h書·徐樂傳》:“﹝ 陳涉 ﹞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天下從風。”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三王從風,五侯允集?!薄杜f唐書·鄭畋傳》:“九州相望,初猶豫以從風;百辟無歸,半狐疑而委實?!?黃遠庸 《新舊思想之沖突》:“宿儒大師崛起於前,社會從風於后?!?/p>
(2).隨風。 漢 張衡 《南都賦》:“芙蓉含華,從風發(fā)榮。”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參旗九旒,從風飄揚?!?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亞獻終獻》:“迎乾德,祈歲功,乘煙燎,儼從風?!?/p>
鸞旗
亦作“ 鸞旂 ”。天子儀仗中的旗子。上繡鸞鳥,故稱?!稘h書·賈捐之傳》:“鸞旗在前,屬車在后?!?顏師古 注:“鸞旗,編以羽毛,列繫橦旁,載於車上,大駕出,則陳於道而先行?!?南唐 馮延巳 《壽山曲》詞:“鴛瓦數行曉日,鸞旂百尺春風。侍臣舞蹈重拜,圣壽南山永同。”亦泛指一般儀仗的旗子。 清 李慈銘 《蓬萊驛》:“看他雀屏深,鸞旗護,帳中居,蟬冕貂褕?!?/p>
映日
(1).指陽光?!段倪x·潘岳<射雉賦>》:“忌上風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徐爰 注:“言其忌聲而畏光也?!?/p>
(2).映照著日光。 南朝 齊 謝朓 《秋竹曲》:“從風既裊裊,映日頗離離?!?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 江 南 徐鉉 善小篆,映日視之,書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曲折處亦無偏側?!?/p>
權德輿名句,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