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趙彥端《訴衷情》
江梅初試兩三花。人意競年華。春工未敢輕放,深院擁吳娃。翻酒戲,醉人家。舊生涯。而今且趁,便面斜陽,莫照紅紗。
注釋參考
江梅
一種野生梅花。 宋 范成大 《梅譜》:“江梅,遺核野生、不經(jīng)栽接者,又名直腳梅,或謂之野梅。凡山間水濱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韻,香最清,實(shí)小而硬?!?元 張雨 《喜春來·除夜玉山舟中賦》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濺濺漱玉沙。” 清 張錫祚 《題美人歲朝圖》詩:“和氣散林皋,江梅香滿屋?!?沉尹默 《玉樓春》詞:“垂垂又見江梅發(fā),空醉剛圓杯底月?!?/p>
初試
初試 (chūshì) 為了取得更高學(xué)位的投考者的初次考試;初次試驗(yàn);初次嘗試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初試鋒芒三花
(1).三花樹的略稱。 唐 李白 《贈(zèng)嵩少山焦煉師》詩:“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煙。” 明 何景明 《簡汝立》詩:“ 少室 三花無客采, 小山 叢桂有人攀?!?清 周亮工 《哭陳磐生》詩:“詩能傳五葉,筆已秀三花?!眳⒁姟?三花樹 ”。
(2).三辮;三片。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詩》:“鳳書裁五色,馬鬣剪三花?!?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那 秦太師 他一進(jìn)門,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搗了千下,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p>
(3).道教指人的精、氣、神。 唐 呂巖 《五言》詩:“陰陽烹五彩,水火鍊三花?!眳⒁姟?三花聚頂 ”。
(4). 宋 蘇軾 《三朵花》詩序:“吾州有異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詩,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煉得道。 金 元好問 《同希顏欽叔玉華谷還會(huì)善寺即事》詩之二:“鐵笛不曾從二草,頭巾久已掛三花?!?/p>
趙彥端名句,訴衷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想知自丑難遮斷,兩扇禪扉及早關(guān)
- 青鸞為報(bào)消息,巖壑久相望作者:楊冠卿作品:水調(diào)歌頭
- 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作者:蘇軾作品: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筼筜谷
- 邇來及門者,半已升青云。作者:殷少野作品:送蕭穎士赴東府,得散字
- 持節(jié)復(fù)持節(jié),因循霜鬢侵作者:戴復(fù)古作品:送湘漕趙蹈中寺丞移憲江東
- 利災(zāi)樂禍無故情,東家無恙汝得乘
- 劍愁龍失伴,琴怨鶴離群作者:許渾作品:送友人自荊襄歸江東(友人新喪偶)
- 臨觴本不飲,憂多自成醉。
- 和蠻歌字拗,學(xué)妓舞腰輕作者:元稹作品:哭女樊四十韻(虢州長史時(shí)作)
- 石榴裙裾蛺蝶飛,見人不語顰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