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文《銅雀瓦》:
曹公筑銅臺(tái),氣力雄九有。
咿嚶到香履,千古開(kāi)笑口。
猶馀當(dāng)時(shí)瓦,作硯傳不朽。
涪翁所珍惜,又復(fù)落吾手。
鬼奪與客偷,任運(yùn)不汝守。
可憐臺(tái)上人,不如此瓦壽。
注釋參考
曹公
(1). 漢 末 曹操 位至三公,人皆稱(chēng) 曹公 ?!度龂?guó)志·蜀志·關(guān)羽傳》:“吾極知 曹公 待吾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 曹公 稱(chēng)為表不必三讓?zhuān)治鸬酶∪A?!?唐 李白 《在尋陽(yáng)非所寄內(nèi)》詩(shī):“多君同 蔡琰 ,流淚請(qǐng) 曹公 。”《三國(guó)演義》第四九回:“欲破 曹公 ,宜用火攻?!?/p>
(2).梅子的別稱(chēng)。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譏謔》:“ 吳 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有一士人遺人醋梅與燖鵝,作書(shū)云:醋浸曹公一甏,湯燖右軍兩隻?!?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曹孟德 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梅為‘曹公’?!?/p>
銅臺(tái)
(1).“ 銅雀臺(tái) ”的省稱(chēng)。 唐 張說(shuō) 《鄴都引》:“試上 銅臺(tái) 歌舞處,惟有秋風(fēng)愁sha{1-1}人?!?明 陳恭尹 《鄴中》詩(shī):“ 銅臺(tái) 未散吹笙伎,石馬先傳出水文?!?康有為 《大同書(shū)》甲部第一章:“悲咽 銅臺(tái) ,念分香而啜泣?!?/p>
(2). 唐 杜牧 《赤壁》詩(shī):“東風(fēng)不與 周郎 便,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馮集梧 注引《許彥周詩(shī)話》:“意謂 赤壁 不能縱火,為 曹公 奪二 喬 置之 銅雀臺(tái) 上也?!焙笠蛞浴般~臺(tái)”借指囚禁才女之所。 元 王逢 《題<蔡琰還漢圖>詩(shī)》:“銅臺(tái)春深邊草緑, 琰 因名父千金贖。”
氣力
氣力 (qìlì) 體力;力氣 physical strength;power 沒(méi)有說(shuō)話的氣力 精力 energy;vigour 費(fèi)盡氣力去解釋 實(shí)力;力量 actual strength;strength 爭(zhēng)于氣力?!俄n非子·五蠹》 氣力微薄 權(quán)勢(shì);勢(shì)力 power;influence 仗氣力 才氣;才力 ability;talent 氣力充沛九有
(1).九州?!对?shī)·商頌·玄鳥(niǎo)》:“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毛 傳:“九有,九州也?!薄度龂?guó)志·蜀志·郤正傳》:“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嬰丁禍敗?!?前蜀 貫休 《行路難》詩(shī):“九有茫茫共 堯 日,浪死虛生亦非一?!?清 黃遵憲 《感事》詩(shī)之二:“茫茫九有古 禹 域,南北東西盡戎狄?!眳⒁?jiàn)“ 九州 ”。
(2).佛教語(yǔ)。指眾生輪回之三界九地。 唐 王勃 《釋迦佛賦》:“恩霑九有,行洽三無(wú)。” 明 陳士元 《象教皮編·名教》:“九有者,四禪、四定為八地,合欲界一地為九有也,因果不忘,故名為有?!?/p>
趙文名句,銅雀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