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經(jīng)與進士,皆欲取公卿
出自宋代梅堯臣《明經(jīng)試大義多不通有感依韻和范景仁舍人》:
明經(jīng)與進士,皆欲取公卿。
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輕。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萊并。
不措一辭去,緣何祿代耕。
注釋參考
明經(jīng)
(1).通曉經(jīng)術(shù)?!稘h書·劉向傳》:“ 更生 年少於 望之 、 堪 ,然二人重之,薦 更生 宗室忠直,明經(jīng)有行,擢為散騎宗正給事中?!?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五》:“ 漯水 又東逕 漢 徵君 伏生 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經(jīng)為 秦 博士。 秦 坑儒士, 伏生 隱焉。” 宋 俞文豹 《吹劍錄外集》:“ 夏侯勝 以明經(jīng)取青紫語門人,臣嘗鄙之,何敢復(fù)以此聳誘其徒?!?/p>
(2). 漢 代以明經(jīng)射策取士。 隋煬帝 置明經(jīng)、進士二科,以經(jīng)義取者為明經(jīng),以詩賦取者為進士。 宋 改以經(jīng)義論策試進士,明經(jīng)始廢。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科舉》:“今請雜取前代之制,立明經(jīng)一科,以暢達教恉,闡發(fā)大義,能以今日新政,證合古經(jīng)者為及格。”參閱《新唐書·選舉志一》、《文獻通考·選舉四》、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明經(jīng)》。
(3). 明 清 對貢生的尊稱。《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絳》:“這 陸氏 因丈夫生前不肯學(xué)好,好色身亡,把孩子嚴(yán)加教誨。后來明經(jīng)出仕,官為別駕之職。”《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石門 隋岑庵 先生,是老明經(jīng)?!?/p>
進士
進士 (jìnshì) 隋唐科舉考試設(shè)進士科,錄取后為進士。明清時稱殿試考取的人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公卿
(1).三公九卿的簡稱?!秲x禮·喪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薄墩撜Z·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薄逗鬂h書·陳寵傳》:“及 竇憲 為大將軍征 匈奴 ,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劉師培 《悲佃篇》:“試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約五萬九千四百餘人?!?/p>
(2).泛指高官。 漢 荀悅 《漢紀(jì)·昭帝紀(jì)》:“ 始元 元年,春二月。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公卿上壽。” 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賢彥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為君子矣,雖不為公卿,無害也;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其如公卿何?!?嚴(yán)復(fù) 《和荊公<賈生>》詩:“賦鵬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p>
(3).指丈夫?!抖鼗颓釉~·鳳歸云》:“待公卿迴故日,容顏憔悴,彼此何如?!?蔣禮鴻 曰:“‘公卿’指丈夫,這和阿曹婆詞稱丈夫為‘君王’相同。俗文學(xué)里的所謂‘官人’,實際和公卿的意義也相同?!币姟抖鼗妥兾淖至x通釋》。
梅堯臣名句,明經(jīng)試大義多不通有感依韻和范景仁舍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你好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