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善珍《首夏》:
首夏山中風物和,不妨老子小婆娑。
竹亭晴坐燕泥少,花逕曉行蛛網多。
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樹識東坡。
匡廬深處堪歸隱,歲月瀾翻奈老何。
注釋參考
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廬于此,故稱。《后漢書·郡國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云, 宮亭 水色晝氤氳?!?魯迅 《熱風·估<學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游,采硫訪碑,務也,則曰日記?!?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眳⒁姟?匡俗 ”。
深處
深處 (shēnchù) depths;recess 很深的地方 白云深處有人家 海洋深處的寶藏 內部 心靈深處歸隱
歸隱 (guīyǐn) 回到民間或故鄉(xiāng)隱居 live in seclusion 歸隱故園歲月
歲月 (suìyuè) 年月日子;時間 years 歲月如流 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濉?袁枚《黃生借書說》瀾翻
(1).亦作“ 瀾飜 ”。水勢翻騰貌。《宣和畫譜·董羽》:“﹝ 董羽 ﹞畫水於玉堂北壁,其洶涌瀾飜,望之若臨煙江絶島間?!?/p>
(2).比喻言辭滔滔不絕。 唐 韓愈 《記夢》詩:“絜攜陬維口瀾翻,百二十刻須臾閒?!?宋 蘇軾 《戲用晁補之韻》:“知君忍飢空誦詩,口頰瀾翻如布穀?!?清 錢謙益 《漳浦劉府君合葬墓志銘》:“先母授二子書,瀾翻成誦,乃令就塾?!?/p>
(3).形容筆力或文章氣勢奔放跌宕。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三:“ 蘇 黃 米 薛 筆勢瀾翻,各有趨向?!?清 趙翼 《甌北詩話·黃山谷詩》:“ 東坡 隨物賦形,信筆揮灑,不拘一格。故雖瀾翻不窮,而不見有矜心作意之處?!?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金圣嘆》:“下筆益機辨瀾翻,常有神助?!?黃質 《題朱生君實延齡遺墨》詩:“虛齋兀坐訥不言,文詞脫手如瀾翻?!?/p>
釋善珍名句,首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次韻和唐公北使途中見寄二首——— 韓維〔宋代〕
- 吳沖卿直舍凈士安畫墨竹歌——— 司馬光〔宋代〕
- 梅花——— 張道洽〔宋代〕
-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佚名〔宋代〕
-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趙蕃〔宋代〕
- 次韻外舅黃虞卿為愛山園好八首——— 喻良能〔宋代〕
- 風入松 與李仲輿敘舊——— 邵亨貞〔元代〕
- 聽雨——— 虞集〔元代〕
- 晚憩田家二絕——— 王炎〔宋代〕
- 念奴嬌——— 吳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