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十二時歌》:
日昳未,擔板玄沙愛鱉鼻。
喪身失命幾多人,張口送晴何處避。
不通宗,渾寐語,業(yè)識茫茫無本據(jù)。
盲參不體弄蛇人,常被弄蛇穿卻鼻。
注釋參考
不體
(1).不遵守禮制?!蹲髠鳌ざü迥辍罚骸凹问虏惑w,何以能久?” 楊伯峻 注:“體即禮也。禮與體古本可通?!?/p>
(2).不合體式。《資治通鑒·晉安帝元興三年》:“ 玄 ( 桓玄 )性苛細,好自矜伐。主者奏事,或一字不體,或片辭之謬,必加糾擿,以示聰明。” 胡三省 注:“謂字之上下偏傍不合體也。”
蛇人
以弄蛇為業(yè)的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蛇人》:“蛇人又飼之,乃食……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為率?!?/p>
蛇穿
比喻匍伏穿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四》:“其上一石則高削數(shù)丈,無級可攀,而下有穴大如斗,蛇穿以入,中遂穹然,上高數(shù)十丈,外透而起,則‘丁’字之豎裂也。”
釋印肅名句,十二時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