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了翁《史宜人挽詩》:
勉夫惟有義,為舅可無生。
不是多聞識,那知真重輕。
子從觀處化,身在吉中行。
況復無余憾,堂封勒蔡銘。
注釋參考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明 梁辰魚 《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p>
(2).何況,況且?!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才未半古,尸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p>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余憾
遺憾。 明 王守仁 《大學古本問》:“夫然后吾心快然無復餘憾而自謙矣?!?清 昭槤 《嘯亭雜錄·臺灣之役》:“踰年,復為禮部尚書,卒終於任,至今 臺 民猶有餘憾焉?!?/p>
封勒
封禪刻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封勒帝勣,對越天休?!薄端螘ぶ芾蕚鳌罚骸昂蛘耧嬛T,俟封勒之畢。”
魏了翁名句,史宜人挽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