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諳世事轉(zhuǎn)疏慵,投老猶能向佛宮
出自宋代王之道《次韻元發(fā)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
飽諳世事轉(zhuǎn)疏慵,投老猶能向佛宮。
危坐遂移桑蔭日,清談仍對(duì)菊花風(fēng)。
憑君為我追歡伯,自此游山作醉翁。
聞?wù)f秋來足佳句,暮歸應(yīng)念錦囊空。
注釋參考
飽諳
猶熟知?!杜f唐書·裴度傳》:“且陛下左右前后,忠良至多,亦有熟會(huì)典章,亦有飽諳師旅,足得任使,何獨(dú)斯人?” 元 房皞 《戊子》詩:“萬事人間已飽諳,一身猶自客天南?!?/p>
世事
世事 (shìshì) 世上的事 affairs of human life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稌鴳崱? 人情世故 worldly wisdom 善于世事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懶;懶散。 唐 元稹 《臺(tái)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詩:“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宋 梅堯臣 《自詠》:“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六:“疎庸厭人事,疲病畏交游?!?明 高啟 《東師寓廨》詩之三:“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清 姚鼐 《懷陳伯恩》詩:“壯年車馬劇馳奔,晚節(jié)疏慵日閉門?!?/p>
投老
(1).垂老;臨老。《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母守寡養(yǎng)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義乎?”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 夷 投老以長饑, 回 早夭而又貧?!?宋 楊萬里 《周子及監(jiān)簿挽詩》:“投老欣相得,論心恨輕遲?!?清 金農(nóng) 《題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韻》:“急喉 何居士 ,投老樂湛湛。”
(2).告老。 晉 王羲之 《十七帖》:“實(shí)望投老,得盡田里骨肉之歡?!?唐 牟融 《處厚游杭作詩寄之》:“念我故人勞碌久,不如投老臥滄洲。”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行游》:“投老歸湖,皇恩浩蕩,閒身得伴魚竿?!?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虎邱賀方回題名》:“詩孫投老 吳下 ,巖壑把名鎸?!?/p>
佛宮
佛殿,佛堂。 宋 秦觀 《石魚》詩:“佛宮琢琳瑯,懸魚警羣聰?!?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十:“ 洛陽 諸佛宮,書跡至多?!?/p>
王之道名句,次韻元發(fā)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傷峴山云表觀主——— 孟浩然〔唐代〕
- 泛舟入后谿(一作羊士諤詩)——— 于鵠〔唐代〕
- 紹熙四年加上壽圣皇太后尊號(hào)八首——— 佚名〔宋代〕
- 論語絕句一百首——— 張九成〔宋代〕
- 寄舊同年——— 何扶〔唐代〕
- 南山寺瀟灑閣呈川無竭二首——— 方回〔宋代〕
-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佚名〔宋代〕
- 芭蕉——— 方岳〔宋代〕
- 賀周總管岸軒遷居回任——— 劉鑒〔宋代〕
- 用蜀行送徐隆慶守金州——— 洪咨夔〔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