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鄰營墓牧之銘,一理融明古亦今
出自宋代葉茵《題水竹弟壽山覺庵》:
照鄰營墓牧之銘,一理融明古亦今。
政為后先同此覺,不將生死動其心。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畫陰。
自謂老身強健在,時時來和壽藏吟。
注釋參考
照鄰
猶言德化廣被。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修張良廟教》:“ 張子房 道亞黃中,照鄰殆庶,風(fēng)云玄感,蔚為帝師?!?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公道亞生知,照鄰幾庶。” 唐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獨步才超古,餘波德照鄰?!?/p>
一理
(1).同一準則?!秴问洗呵铩彿帧罚骸胺蛑紊砼c治國,一理之術(shù)也。” 高誘 注:“身治則國治,故曰一理之術(shù)也?!薄段倪x·陸機<五等諸侯論>》:“然則八代之制,幾可以一理貫。” 劉良 注:“一理謂合典則也。”《二程遺書》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明 胡居仁 《居業(yè)錄·心性》:“天地人物,分雖不同,同此一理。”
(2).一個道理。 南朝 梁 劉孝標 《辨命論》:“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驗?!?宋 真德秀 《問格物致知》:“萬物各具一理,萬理同出一原。”《宣和遺事》前集:“看破治亂兩途,不出陰陽一理?!?/p>
(3).同一地理區(qū)域。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且 吳 與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吳 侵伐,大過五也?!?/p>
(4).溫習(xí)一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p>
融明
亦作“螎明”。融通明徹。 宋 蘇軾 《初別子由》詩:“我少知 子由 ,天資和而清。好學(xué)老益堅,表里漸融明?!?宋 蘇轍 《張公生日》詩:“表里一螎明,萬物不能留?!?元 白珽 《湛淵靜語》卷一:“瑩然鏡浄無纖翳,一性融明萬理俱。”
葉茵名句,題水竹弟壽山覺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