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前作拾遺,諫書不密丞相知。
出自唐朝元稹《聽庾及之彈烏夜啼引》
君彈烏夜啼,我傳樂府解古題。良人在獄妻在閨,
官家欲赦烏報妻。烏前再拜淚如雨,烏作哀聲妻暗語。
后人寫出烏啼引,吳調(diào)哀弦聲楚楚。四五年前作拾遺,
諫書不密丞相知。謫官詔下吏驅(qū)遣,身作囚拘妻在遠。
歸來相見淚如珠,唯說閑宵長拜烏。君來到舍是烏力,
妝點烏盤邀女巫。今君為我千萬彈,烏啼啄啄淚瀾瀾。
感君此曲有深意,昨日烏啼桐葉墜。當時為我賽烏人,
死葬咸陽原上地。
注釋參考
前作
(1).前人的著作。 唐 柳宗元 《與友人論為文書》:“而為文之士,亦多漁獵前作,戕賊文史?!?唐 樂朋龜 《僖宗皇帝哀冊文》:“書藏 稽 穴,琴捐洞壑。沉吟往事,追想前作。”
(2).指某一種作物種植前所種的作物。例如水稻或谷子收獲后播種小麥,水稻或谷子即為小麥的前作。
拾遺
拾遺 (shíyí) 拾取旁人遺失的東西,據(jù)為己有 appropriate lost property 涂(途)不拾遺。——《史記·孔子世家》 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補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 make good omissions 拾遺補闕諫書
諫書 (jiànshū) 臣下向帝王進諫的奏章 remonstrance丞相
丞相 (chéngxiàng) 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wù)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prime minister元稹名句,聽庾及之彈烏夜啼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佚名〔宋代〕
- 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蘇颋〔唐代〕
- 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佚名〔宋代〕
- 趙帥復賦詩來用韻酬之——— 陳傅良〔宋代〕
- 紀游——— 趙善括〔宋代〕
- 聞虜人敗于柘皋作口號十首——— 龐謙孺〔宋代〕
- 句——— 李建勛〔唐代〕
- 趙忠定濠梁帖贊——— 岳珂〔宋代〕
- 即事——— 汪炎昶〔宋代〕
-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將口香積院僧軒東望甚遠——— 張嵲〔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