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協(xié)《次韻翁士秀病起》:
一間何闊昔未有,擬遣蒼頭問安否。
果然示疾毗耶城,靜看醫(yī)方出吾肘。
平生豪氣干青云,客疾來侵豈能久。
已知筋力卻幾杖,復(fù)見精神照窗牖。
花時(shí)倏忽風(fēng)雨過,無語酬春愧顏厚。
管城端復(fù)束高閣,公不自倡誰為首。
俄驚肆筆出在篇,聊示作家三昧手。
我今方覺疾病嬰,豈是同生值陽九。
鏡中華發(fā)略相似,材具超人定非偶。
公今闊步躡中朝,顧我一麾方出守。
如何江湖大國楚,笑謂曹鄶言地丑。
似矜斷木欲青黃,寧有長松生培塿。
注釋參考
斷木
(1).截?cái)嗄静幕驑淠尽?漢 揚(yáng)雄 《法言·吾子》:“斷木為棋,梡革為鞠,亦皆有法焉?!?/p>
(2).鋸斷之木;片段之木。 宋 蘇舜欽 《上執(zhí)政啟》:“古人覩道上之遺簪,為之泣涕;匠者得溝中之?dāng)嗄荆椧郧帱S。”
(3).啄木鳥。 宋 梅堯臣 《彼鴷吟》:“斷木喙雖長,不啄栢與松。松栢本堅(jiān)直,中心無蠧蟲?!?/p>
青黃
(1).青色和黃色?!冻o·九章·橘頌》:“緑葉素榮,紛其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王逸 注:“言橘葉青,其實(shí)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宋 范成大 《晚步東郊》詩:“水墨依林寺,青黃負(fù)郭田?!?/p>
(2).又指黃中帶青。形容不健康的臉色。 張?zhí)煲?《仇恨》:“每張青黃的臉上沒了先前的興奮?!?/p>
(3).泛指色彩。 漢 王充 《論衡·別通》:“人目不見青黃曰盲,耳不聞宮商曰聾,鼻不知香臭曰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凡摛表五色,貴在時(shí)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宋 蘇舜欽 《上執(zhí)政啟》:“匠者得溝中之?dāng)嗄荆椧郧帱S?!?/p>
(4).謂用彩色加以修飾。語出《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zāi)?!?宋 蘇軾 《謝中書舍人啟》:“溝中不愿於青黃,爨下無心於宮徵?!?/p>
(5).指四時(shí)之樂?!稘h書·禮樂志》:“靈安留,吟青黃。” 顏師古 注:“青黃,謂四時(shí)之樂也。”
(6).猶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偏是咱學(xué)校朝堂,混賢奸不問青黃?!?/p>
長松
藥草名。服之可黑須發(fā)。 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zhí)煊X》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zhí)煊X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tái)山 ,患大風(fēng),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培塿
本作“部婁”。小土丘。《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杜預(yù) 注:“部婁,小阜?!?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山澤·培》引《左傳》作“培塿”?!稌x書·劉元海載記》:“當(dāng)為崇岡峻阜,何能為培塿乎。”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三:“眺望三峯,壁立與天接,眾山皆成培婁?!?/p>
曾協(xié)名句,次韻翁士秀病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