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詩何敢望商賜,幸得誦詠祛童蒙
出自宋代司馬光《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
皇家駿命承蒼穹,烝民這杰生維嵩。
圣賢會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
三階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華戎。
人情誰不樂將相,往往皓首忘疲癃。
北平飲乳尚懷印,千秋乘車猶入宮。
唯公致政年甫至,耳目明利志氣充。
幡然脫去萬鐘祿,心儀高遠(yuǎn)如翔鴻。
靈臺不復(fù)絓塵務(wù),至德恬淡含黃中。
英華純粹積不發(fā),事業(yè)轉(zhuǎn)為文字工。
大篇短韻間金石,遠(yuǎn)追吉甫流清風(fēng)。
刻雕眾物非用意,默與元化參神功。
應(yīng)劉鮑謝事奇巧,細(xì)瑣豈足夸才雄。
裸圭夷玉清廟器,肯與環(huán)玦爭玲瓏。
絳賬生徒東閣客,微官拘縶如樊籠。
言詩何敢望商賜,幸得誦詠祛童蒙。
昏花病目不自惜,服膺盥手書一能。
千金這產(chǎn)不可易,子孫寶蓄傳無窮。
注釋參考
商賜
指 孔子 弟子 子夏 ( 卜商 )與 子貢 ( 端木賜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 子夏 監(jiān)絢素之章, 子貢 悟琢磨之句,故 商 賜 二子,可與言詩?!?/p>
幸得
(1).幸而;幸虧?!妒酚洝ばl(wèi)將軍驃騎列傳》:“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尉力戰(zhàn)之功也?!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寤兀骸八瓉斫Y(jié)交我是要借我騙 胡三公子 ,幸得 胡 家時(shí)運(yùn)高,不得上算。” 沙汀 《一個(gè)秋天的晚上》:“‘哎呀,今晚上幸得遇到你們!’她深感慶幸地說?!?/p>
(2).有幸能夠。 宋 歐陽修 《<梅圣俞詩集>序》:“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 宋 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
誦詠
見“ 誦詠 ”。
亦作“ 誦詠 ”。1.誦讀吟詠。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狗作變怪》:“ 仲舒 朝服南面,誦詠經(jīng)論?!?宋 司馬光 《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詩:“言《詩》何敢望 商 賜 ,幸得誦詠祛童蒙。” 清 黃宗羲 《姚江逸詩序》:“亦有誦詠已落四方之口,邑中反無知之者。”
(2).歌頌?!独m(xù)資治通鑒·宋理宗嘉熙元年》:“其始也,搢紳之論,莫不交口誦詠,謂太平之期可蹻足而待也?!?/p>
童蒙
(1).幼稚愚昧。《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 本義:“童蒙,幼稚而蒙昧?!薄痘茨献印m真訓(xùn)》:“皆欲離其童蒙之心,而覺視於天地之間,是故其德煩而不能一?!?三國 魏 嵇康 《游仙》詩:“授我自然道,曠若發(fā)童蒙?!?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且夫遠(yuǎn)古質(zhì)樸,蓋其未變,民尚童蒙,機(jī)心不動?!?/p>
(2).指無知的兒童。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中人猶不覺,童蒙安能知?” 唐 元稹 《江邊》詩:“散誕都由習(xí),童蒙剩懶散?!薄度龂萘x》第四三回:“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朱自清 《<文心>序》:“按照老看法,這類書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p>
(3).指童年。 唐 韓愈 《祭竇司業(yè)文》:“我之獲見,實(shí)自童蒙。既愛既勸,在麻之蓬?!?清 錢謙益 《母李氏仍前贈》:“事夫篤疾之餘,訓(xùn)子童蒙之日?!?/p>
司馬光名句,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