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出自唐代武則天《武后明堂樂章?;仕贸鋈肷怠罚?/h2>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謙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規(guī)載啟,茂典方陳。
譽(yù)隆三善,祥開萬春。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謙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規(guī)載啟,茂典方陳。
譽(yù)隆三善,祥開萬春。
注釋參考
至人
(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dá)到無我境界的人。《莊子·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 漢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fēng)振海而不能驚?!薄肚f子·外物》:“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yǎng)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論》:“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薄妒酚洝でZ生列傳》:“至人遺物兮,獨(dú)與道俱。” 司馬貞 索隱引 張機(jī) 曰:“體盡於圣,德美之極,謂之至人。”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若夫 鄭 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美se{1~1}惑志,耽槃荒酒,易以喪業(yè),自非至人,孰能御之!”
通神
通于神靈。形容本領(lǐng)極大、才能非凡。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非夫通神之俊才,誰能剋成乎此勛。” 唐 李商隱 《王昭君》詩:“ 毛延壽 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 清 張德彝 《隨使法國記·馬賽波爾多紀(jì)事》:“因 郎柏爾 病愈……深贊 惕庵 之能,察脈通神,為今日之 和緩 ?!?/p>
武則天名句,武后明堂樂章?;仕贸鋈肷得洹W⑨層上到y(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