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西齋秋感二十首》:
里選廢出井田,廢賢能貢王廢都。
亦有廢起農畔,在官為胥徒。
河汾著中說,明明析二途。
鞭算尚察此,廢吏寧用儒。
顧義不顧利,可與論唐虞。
識形不識理,止合供走趨。
一日抱公牘,千金肥爾軀。
槁項泥六籍,歲晏寒無襦。
注釋參考
里選
古代中央命地方選薦人才的制度?!逗鬂h書·章帝紀》:“夫鄉(xiāng)舉里選,必累功勞?!?陳熾 《<盛世危言>序》:“用人則鄉(xiāng)舉而里選。”
井田
(1).相傳古代的一種土地制度。以方九百畝為一里,劃為九區(qū),形如“井”字,故名。其中為公田,外八區(qū)為私田,八家均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治私事。從 春秋 時起,井田制日趨崩潰,逐漸被封建生產關系所取代。《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范寧 注:“出除公田八十畝,餘八百二十畝,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畝。餘二十畝,家各二畝半,為廬舍?!?三國 魏 曹操 《度關山》詩:“封建五爵,井田刑獄?!?嚴復 《論中國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為阡陌。”參閱《周禮·考工記·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豈令罄井田而起塔廟,窮編戶以為僧尼也?”
(3).在采礦工程中,一個礦田可分為屬各個井(坑)開采的若干部分,每個部分稱為一個“井田”。
賢能
賢能 (xiánnéng) 賢良有才能 worthy;be able and good方回名句,西齋秋感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