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利心自搖,慮害安得深
出自宋代蘇轍《次韻子瞻題張公詩卷后》:
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尋。
不知一律訛,大樂無完音。
見利心自搖,慮害安得深。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絲琴。
悲傷感舊俗,不類騷人淫。
又非避世翁,閔嘿遽陽瘖。
嘐嘐晨鶪鳴,豈問晴與陰。
世人積寸木,坐使高樓岑,晚歲臥草廬,誰聽梁甫吟。
它年楚倚相,儻能記愔愔。
注釋參考
利心
(1).利欲之心。《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無知而云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宋 朱熹 《近思錄》卷七:“不獨財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須尋自家穩(wěn)便處,皆利心也?!薄缎咽篮阊浴ね舸笠鸱賹毶徦隆罚骸澳呛蜕袀?,名雖出家,利心比俗人更狠?!?/p>
(2).和順之心?!冻o·大招》:“易中利心,以動作只。” 王逸 注:“心意和利。” 蔣驥 注:“易,直;利,和也……言本和直之心,而形於舉動也。”
安得
安得 (ān dé)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
文選.宋玉.風(fēng)賦:「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fēng)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文選.劉邦.雜歌:「大風(fēng)起兮雲(yún)飛揚(yáng),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豈可。
蘇轍名句,次韻子瞻題張公詩卷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