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孫應(yīng)時《答俞履道見贈》:
黃塵車馬日紛囂,萬事春冰過眼消。
賴有諸公扶正氣,猶令千載見英標(biāo)。
多君吐論心奇壯,顧我凋年齒動搖。
好待明堂采梁棟,勿夸翹楚向薪樵。
注釋參考
吐論
(1).發(fā)議論、評論或作辯論。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形解驗(yàn)?zāi)桑抡撝??!薄赌鲜贰ね跛歼h(yuǎn)傳》:“見 明士 蓬頭散帶,終日酣醉,吐論從橫,唐突卿宰,便復(fù)憶見 思遠(yuǎn) ?!?唐 黃滔 《贈懷光上人》詩:“過午休齋慣,離經(jīng)吐論高?!?/p>
(2).指寫作論說、辯論文字。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賦》:“ 非 五難而吐論, 和 再刖而處窮。”
年齒
年齒 (niánchǐ) 年紀(jì);年齡 age 序年齒 年齒漸長動搖
動搖 (dòngyáo) 在兩種對立的意見之間或在兩條對立的行動路線之間搖擺不定 sway;vacillate;shake 不堅(jiān)定,不穩(wěn)固 waver 使不堅(jiān)定 infirm孫應(yīng)時名句,答俞履道見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