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轍《雙柳》:
我作新堂,中庭蕭然,雙柳寺峙。
春陽既應,千條萬葉,風渥雨洗。
如美婦人,正立櫛發(fā),發(fā)長至地。
微風徐來,掩冉相繆,亂而復理。
垂之為纓,綰之為結,屈伸如意。
燕雀翔舞,蜩蜇嘶鳴,不召而至。
清霜夜落,眾葉如剪,顏色惟悴。
永愧松柏,歲寒不改,見嘆夫子。
聊同淵明,攀條嘯詠,得酒徑醉。
一廛粗給,三黜不去,亦如展惠。
注釋參考
淵明
深遠明達。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劉后主志》:“非淵明弘鑒,則中興之業(yè),何容易哉?”
攀條
攀引或攀折枝條?!豆旁娛攀住ねブ杏衅鏄洹罚骸芭蕳l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平原侯植》:“朝游登鳳閣,日暮集華沼。傾柯引弱枝,攀條摘蕙草。” 宋 蘇軾 《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攀條與立新名字,兒女稱呼恐不經?!?/p>
嘯詠
見“ 嘯詠 ”。
亦作“ 嘯詠 ”。猶歌詠。《晉書·阮孚傳》:“竊以今王蒞鎮(zhèn),威風赫然……正應端拱嘯詠,以樂當年耳。”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劉方玄》:“唯聞廳西有家口語言嘯詠之聲,殆不多辨?!?宋 蘇軾 《與張朝請書》之三:“新春海上嘯詠之餘,有足樂者?!?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宮中有玉樹一株,圍可合抱……葉類碧玉,厚一錢許,細碎有濃陰,常與女嘯詠其下?!?/p>
蘇轍名句,雙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