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瀑上值雨》:
絕頂嵐煙合,危亭略見檐。
不知山雨過,但覺瀑流添。
悲壯張瑤瑟,迷蒙展畫縑。
野人雙草屨,來往任泥沾。
注釋參考
悲壯
悲壯 (bēizhuàng) 心緒哀傷,意氣激昂 solemn and stirring 聲節(jié)悲壯 悲哀而壯烈的 moving and tragic 悲壯的追悼大會(huì)瑤瑟
用玉裝飾的琴瑟。 唐 陳子昂 《春臺(tái)引》:“挾寳書與瑤瑟,芳蕙華而蘭靡。” 宋 陸游 《月中過蜻蜓浦》詩(shī):“緩篙溯月勿遽行,坐待 湘妃 鼓瑤瑟。” 明 鄺露 《虞山謁舜祠》詩(shī):“何人撫瑤瑟,離恨隔 湘川 ?!?清 汪懋麟 《玉女搖仙佩》詞:“《霓裳》勿奏,瑤瑟休彈,聽我一言為壽。” 魯迅 《悼丁君》詩(shī):“瑤瑟凝塵清怨絶,可憐無女耀高丘。”
迷蒙
(1).蒙昧糊涂。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與諸道人辨宗論》:“日用不知,百姓之迷蒙,唯佛究盡實(shí)相之崇高?!?唐 白居易 《聞庾七左降》詩(shī):“后心誚前意,所見何迷蒙?!?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巴山蛇》:“食已即飽,心常迷蒙?!?/p>
(2).指迷迷糊糊。 許杰 《慘霧》中:“在黑暗中的迷蒙的入睡?!?/p>
(3).迷茫;模糊不明。 清 江昉 《疏影》詞:“迷蒙十畝秋陰里,更悄浸漪漪寒碧?!薄缎氯A月報(bào)》1961年第9期:“戰(zhàn)爭(zhēng)經(jīng)常處在迷蒙不清的情況中,比其他事物更帶不確實(shí)性?!?/p>
迷濛:形容煙霧迷漫,景物模糊。 宋 翁元龍 《江城子》詞:“月簾櫳,影迷濛。”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二:“四山云氣迷濛。” 冰心 《寄小讀者》二四:“那夜是陰歷初六……銀漢間薄霧迷蒙。”
迷懞:迷惑蒙騙。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iang{1*1}奸》:“或于茶酒糕餅中用藥昏迷因而姦污者,雖無恐嚇縛制之形,已有計(jì)誘迷懞之實(shí),不謂之強(qiáng)姦得乎?”
劉克莊名句,瀑上值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梅香慢——— 佚名〔宋代〕
- 內(nèi)直以金橘送七兄——— 周必大〔宋代〕
- 洞仙歌·中秋——— 向子諲〔宋代〕
- 春日對(duì)酒書事——— 潘閬〔宋代〕
- 送瑞州張知錄——— 徐璣〔宋代〕
- 回文字——— 楊維楨〔元代〕
- 玉樓春(大石·第二)——— 周邦彥〔宋代〕
- 柳梢青(黃杷林送李粹伯)——— 趙師俠〔宋代〕
- 試蜀中梁杲桐煙墨書玉板紙——— 楊萬里〔宋代〕
- 送范中濟(jì)侍郎知慶州——— 孔武仲〔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