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緣識》:
恤刑遍空於囹圄,八面調(diào)順興時雨。
我且慚無及物功,哀哉獄訟經(jīng)炎暑。
清涼坐起受官榮,幾許能仁善規(guī)矩。
倏忽從天降下來,滂沱敢望如斯睹。
預(yù)豐苗稼瑞三秋,有感秘通消災(zāi)苦。
注釋參考
苗稼
田禾;莊稼?!度龂尽侵尽O登傳》:“ 登 或射獵,當(dāng)由徑道,常遠避良田,不踐苗稼?!薄蛾悤敲鲝貍鳌罚骸皶r天下亢旱,苗稼燋枯, 明徹 哀憤,每之田中號泣,仰天自訴?!敝阜N莊稼。 唐 賈島 《送烏行中還石淙別業(yè)》詩:“勞思當(dāng)此夕,苗稼在西原。”
三秋
三秋 (sānqiū) 指秋收、秋耕、秋播 the three autumn jobs (harvesting, ploughing and sowing) 指秋季的三個月 the three months of autumn 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nóng)歷九月 the third month of autumn 指三年 three years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李白《江夏行》有感
有感觸;有感受。 宋 梅堯臣 《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詩:“攬衣方有感,還喜問來音。”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先 磵翁 歿,以諸生終,未竟所學(xué),同人咸深惜之。記所見二章,如《梅雨有感》云:‘移榻向窗下,神意殊弗適。’”
消災(zāi)
消除災(zāi)禍。《后漢書·黨錮傳·尹敏》:“上疏陳《洪范》消災(zāi)之術(shù)。”《三國志·魏志·張臶傳》:“詔求隱學(xué)之士能消災(zāi)復(fù)異者?!?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節(jié):“chi{1|1}人錢財,與人消災(zāi)。”
宋太宗名句,緣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