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五邁《常惺惺室》:
性命一同源,萬善天所賦。
五行水生智,正以虛明故。
先生原命宮,水與金夾輔。
清質自生明,冰壺澄月露。
窮理以致用,干事必正固。
與國作耆龜,應物公權度。
所以常惺惺,一室神明護。
室外中主人,壽比喬松數(shù)。
注釋參考
與國
盟國;友邦。《管子·八觀》:“與國不恃其親,而敵國不畏其彊?!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 項梁 曰:‘ 田假 為與國之王,窮來從我,不忍殺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相與交善為與國,黨與也。”《資治通鑒·魏元帝景元四年》:“ 漢 主使羣臣會議,或以 蜀 之與 吳 ,本為與國,宜可奔 吳 。” 鄒韜奮 《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zhàn)》:“他們終不能認清敵與友的區(qū)分,把任何國家都看作‘與國’,結果是得不到一個‘與國’!”
耆龜
老龜?!段倪x·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薛綜 注:“耆,老也。龜之老者,神?!?/p>
應物
(1).順應事物?!肚f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鍾泰 發(fā)微:“‘應物無方’,言不執(zhí)滯也?!薄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芭c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宋 歐陽修 《道無常名說》:“無常以應物為功,有常以執(zhí)道為本?!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斑@猴王自從了道之后,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p>
(2).猶言待人接物?!稌x書·外戚傳·王濛》:“虛己應物,恕而后行?!薄端鍟ぱ魝鳌纭罚骸?劉曠 ,不知何許人也。性謹厚,每以誠恕應物。” 明 孫柚 《琴心記·挑動春心》:“你看他清標應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氣逼人,似野鶴之出羣。”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雖庸愚不肖,茍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p>
權度
(1).權與度。測定物體輕重、長短的器具?!吨芏Y·地官·掌葛》:“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以權度受之?!?賈公彥 疏:“使知斤兩長短故也?!?/p>
(2).標準,法則。《管子·君臣上》:“權度不一,則循義者惑?!?宋 朱熹 《用前韻答方直甫》詩:“小儒談大方、任意略權度?!?明 劉基 《郁離子·公孫無人》:“嗚呼,人之於事也,能辨識其何者為主,何者為客而不失其權度,則亦庻幾乎寡悔矣夫?!?/p>
權衡度量。 清 唐甄 《潛書·自明》:“因師而得者,不過繩墨其身,權度其心,為君子人而止?!?胡適 《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致其心之明,自然權度事情,無幾微差失?!?/p>
五邁名句,常惺惺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