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方略今堪擬,渤海聲名斷與俱
出自宋代李曾伯《瓊筦雇守示和愚溪詩(shī)用韻餞之》:
鯨浪中間一島居,往時(shí)千慮笑狂愚。
伏波方略今堪擬,渤海聲名斷與俱。
小丑當(dāng)從而靡矣,吾民其庶有瘳乎。
雙旌整頓雙泉了,歸佐清朝澤廣區(qū)。
注釋參考
伏波
(1). 漢 將軍名號(hào)。 西漢 路博德 、 東漢 馬援 都受封為伏波將軍。見《漢書·武帝紀(jì)》、《后漢書·馬援傳》。 南朝 宋 鮑照 《代苦熱行》:“ 戈船 榮既薄, 伏波 賞亦微。” 唐 劉長(zhǎng)卿 《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詩(shī):“盛府依 橫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賦》:“ 橫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p>
(2).謂平息變亂。 王闿運(yùn) 《丁文誠(chéng)誄》:“抗急疏而請(qǐng)使,舉偏師以伏波。”
方略
方略 (fānglüè) 方針和策略;方法與謀略 general plan 以魯肅為贊軍校尉,助畫方略。——《資治通鑒》 方略既定,重在實(shí)施 建國(guó)方略渤海
(1).我國(guó)的內(nèi)海,位于 遼 、 冀 、 魯 、 津 三省一市間,東至 遼東半島 南端,南至 山東半島 北岸?!肚f子·說劍》:“繞以 渤海 ,帶以 常山 ?!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上親禪 高里 ,祠后土,臨 渤海 。” 唐 駱賓王 《浮查》詩(shī):“ 渤海 三千里,泥沙幾萬重?!?/p>
(2).我國(guó) 唐 代以 靺鞨 族為主體所建的政權(quán)。 唐 蘇鶚 《杜陽(yáng)雜編》卷下:“ 渤海 貢馬腦樻、紫瓷盆?!薄缎绿茣け钡覀鳌げ澈!罚骸?渤海 ,本 粟末 靺鞨 附 高麗 者,姓 大 氏?!?宋 岳飛 《申省承州捷狀》:“所有逐次生擒 女真 、 契丹 、 渤海 、 漢 兒軍 高太保 等?!?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guó)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jié):“ 渤海 部又東奔 挹婁 故地 東牟山 ,酋長(zhǎng) da{1|1}祚{1*1}榮 建國(guó)自立,稱 震國(guó)王 。七一二年, 唐睿宗 封 da{1|1}祚{1*1}榮 為 忽汗州 都督、 勃海 郡王,后世遂號(hào) 渤海 ?!?/p>
聲名
聲名 (shēngmíng) 名聲;名譽(yù) publicity;reputation 第三是三仙姑的聲名不好?!缎《诮Y(jié)婚》李曾伯名句,瓊筦雇守示和愚溪詩(shī)用韻餞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咪咪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