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然則儒生,所謂陸沉者也。
出自兩漢 王充《論衡·卷十二·謝短篇》:
摘自《論衡·卷十二·謝短篇》
解釋:了解古代不了解現(xiàn)在,稱為愚昧無知,那么儒生就只能稱作愚昧無知的人了。
原文摘要:
忄奭然各知所〔乏〕。訓(xùn)夫儒生所短,不徒以不曉簿書;文吏所劣,不徒以不通大道也,反以閉暗不覽古今,不能各自知其所業(yè)之事未具足也。二家各短,不能自知也。世之論者,而亦不能訓(xùn)之,如何?夫儒生之業(yè),《五經(jīng)》也,南面為師,旦夕講授章句,滑習(xí)義理,究備於《五經(jīng)》可也。《五經(jīng)》之後,秦、漢之事,不能知者,短也。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然則儒生,所謂陸沉者也。《五經(jīng)》之前,至於天地始開、帝王初立者,主名為誰,儒生又不知也。夫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五經(jīng)》比於上古,猶為今也。徒能說經(jīng),不曉上古,然則儒生,所謂盲瞽者也。儒生猶曰:“上古久遠(yuǎn),其事暗昧,故經(jīng)不載而師不說也?!狈蛉踔码m近矣,經(jīng)雖不載,義所連及,《五經(jīng)》所當(dāng)共知,儒生所當(dāng)審說也。夏自禹向國,幾
注釋參考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陸沉
陸沉 (lùchén) 陸地沉沒 land sinks 比喻國土淪喪,也比喻隱居 perishing of territory 陸沉于俗然則
然則 (ránzé) 連詞,用在句子開頭,表示“既然這樣,那么…” then 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巍?范仲淹《岳陽樓記》儒生
儒生 (rúshēng) 指遵從儒家學(xué)說的讀書人。后來泛指讀書人 Confucian scholar 云間有儒生 莫后光見之。——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所謂
所謂 (suǒwèi) 所說的 what is called 它就是幾十年人們絞盡腦汁找尋的所謂“死光”?!镀嫣氐募す狻? 某人所說的,包含不承認(rèn)的意思 so-called 現(xiàn)代資產(chǎn)階級所謂民主、自由已經(jīng)成為對這些尊貴字眼的諷刺。 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一件小事》王充名句,論衡·卷十二·謝短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