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了翁《送游吏部赴召》:
天馬周流不停策,青龍掛空山無色。
區(qū)中物物見根柢,歲年滔滔逐流水。
籲于求歸歸未獲,客里隨人送行客。
鏦金伐鼓行清秋,江頭組練云如稠。
道旁老人相與語,主賓聞之愕相雇。
或云造闕如登仙,一聲謦咳落九天。
豈知位高勢逾逼,莫向紫宸庭下立。
非關噉芻解喑嘿,紫宸地禁鳴不得。
或云敢言似鳴鳳,千古高名泰山重。
豈知說著心骨驚,臣名愈重國愈輕。
或言古人重晚節(jié),元忠子方費分說。
豈知晚節(jié)不難保,卻憂攘臂為人笑。
三人所贈不皆然,然則子也今何言。
元佑中年基紹圣,建中靖{1~1}國何嘗靖。
若教此事欠講明,直將兩是為端平。
是時臣言便休得,臣不憂身卻憂國。
臣原天意開平治,明良長似改元時。
夬剛未終戒莧陸,姤陰雖微畏羸躅。
真教世道端且平,寧使臣無赫赫名。
三人囅然笑,子之所原吾不到。
吾言必於身,子言望於人,子意雖厚吾言真。
低頭謝二老,還以告景仁。
注釋參考
低頭
(1) [bow (hang) one's head]
(2) 垂下頭
低頭默哀
(3) 比喻屈服
低頭認罪
詳細解釋(1).垂下頭?!肚f子·盜跖》:“﹝ 孔子 ﹞色若死灰,據(jù)軾低頭,不能出氣。” 唐 李白 《靜夜思》詩:“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元 薩都剌 《北人冢上》詩:“低頭下拜襟盡血,行路人情為慘切?!?老舍 《龍須溝》第一幕:“南邊中間是這個小雜院的大門,又低又窄,出來進去總得低頭?!?/p>
(2).卑順貌;屈服貌。《后漢書·逸民傳·梁鴻》:“居有頃,妻曰:‘常聞夫子欲隱居避患,今何為默默?無乃欲低頭就之乎?’”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三章第二節(jié):“﹝ 方國珍 ﹞表面上有時候表示低頭,實質(zhì)上卻要頑抗到底?!?巴金 《關于<春天里的秋天>》:“不僅是我,便是那個一盤粗繩和一把刀子沒有能使她低頭的姑娘,她想得到四十五年以后會給我寫這樣一封信嗎?”
二老
二老 (èrlǎo) 對父母雙親的尊稱 father and mother魏了翁名句,送游吏部赴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