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行?!端陀蒙先恕罚?/h2>秋風(fēng)吹客客凄涼,君欲還鄉(xiāng)我憶鄉(xiāng)。
山好真登秦望處,石橋偏拾禹余糧。
秋風(fēng)吹客客凄涼,君欲還鄉(xiāng)我憶鄉(xiāng)。
山好真登秦望處,石橋偏拾禹余糧。
注釋參考
秦望
山名。 秦望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相傳 秦始皇 東巡時(shí)曾登上此山以望 南海 ,故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興?!乙怼罚骸癌z 曇翼 ﹞履訪山水,至 秦望 西北,見(jiàn)五岫駢峰,有耆闍之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又有 秦望山 ,在州城正南。為眾峯之杰,陟境便見(jiàn)?!妒酚洝吩疲?秦始皇 登之以望 南海 ?!?唐 李白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shī):“ 東海 橫 秦望 , 西陵 遶 越臺(tái) ?!?王琦 注:“ 施宿 《會(huì)稽志》:‘ 秦望山 ,在 會(huì)稽縣 東南四十里,舊經(jīng)云眾嶺最高者?!?宋 辛棄疾 《漢宮春·會(huì)稽蓬萊閣懷古》詞:“ 秦望山 頭,看亂云急雨,倒立江湖?!?/p>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二》:“河?xùn)|岸有石橋,橋本當(dāng)河,河移,故廁岸也?!?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臺(tái)山 的名勝 石梁 。梁連接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wèn) 《靈隱寺》詩(shī):“待入 天臺(tái) 路,看余度 石橋 。”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臺(tái)》詩(shī):“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shù)去,肯向 石橋 行?!?宋 梅堯臣 《寄天臺(tái)梵才上人》詩(shī):“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
禹余糧
(1).中藥名。又名禹糧石。為一種褐鐵礦礦石。性微寒,味甘澀,有澀腸、止血功能。相傳 夏禹 治水時(shí)棄其余糧于江中,化為此石,故名。見(jiàn)《太平御覽》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2).麥門冬的別名。參見(jiàn)“ 禹葭 ”。
(3).蒒草的別名。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shí)食之如大麥,七月稔熟,名曰自然穀,或曰禹餘糧?!?/p>
釋行海名句,送用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