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視草郎,下馬一借觀
出自宋代梅堯臣《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杜挺之忽來因出示之且伏高》:
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
譬身有兩目,了然瞻視端。
邵南有遺風,源流應未殫。
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盤。
光彩若明月,射我枕席寒。
含香視草郎,下馬一借觀。
既觀坐長嘆,復想李杜韓。
愿執(zhí)戈與戟,生死事將壇。
注釋參考
含香
(1).帶著香氣。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桂含香兮作葉,藕生蓮兮吐絲?!?唐 李百藥 《笙賦》:“柳佩翠而辭寒,梅含香而受日?!?/p>
(2).古代婦女銜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氣。 唐 張鷟 《游仙窟》:“艷色浮粧粉,含香亂口脂?!?宋 辛棄疾 《瑞鶴仙·賦梅》詞:“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粧難學?!?/p>
(3).謂含服香藥。香,指chun{1-1}藥。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助情花》:“ 明皇 正寵妃子,不視朝政……﹝ 安祿山 ﹞因進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紅。每當寢處之際,則含香一粒助情發(fā)興,筋力不倦?!?/p>
(4).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時,口含雞舌香以去穢,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其下奏事?!薄锻ǖ洹ぢ毠偎摹罚骸吧袝煽诤a舌香,以其奏事答對,欲使氣息芬芳也。” 唐 王維 《重酬苑郎中》詩:“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慚未報主人恩?!?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準被著簪筆彤墀,含香畫省,起草 明光 ?!?/p>
視草
(1).古代詞臣奉旨修正詔諭一類公文,稱“視草”。《漢書·淮南王劉安傳》:“每為報書及賜,常召 司馬相如 等視草乃遣?!薄杜f唐書·職官志二》:“ 玄宗 即位, 張説 、 陸堅 、 張九齡 、 徐安貞 、 張洎 等召入禁中,謂之翰林待詔。王者尊極,一日萬機,四方進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詔從中出,宸翰所揮,亦資其檢討,謂之視草。”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p>
(2).泛指代皇帝起草詔書。《明史·文苑傳四·陳仁錫》:“ 魏忠賢 冒邊功、矯旨錫上公爵,給世券。 仁錫 當視草,持不可。其黨以威劫之,毅然曰:‘世自有視草者,何必我!’ 忠賢 聞之怒?!眳㈤?明 張萱 《疑耀》卷七、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卷二一。
下馬
下馬 (xiàmǎ) 從馬上下來 dismount;get off the horse 我為了減輕馬的負載寧愿下馬 比喻某個重大工程或工作項目中止進行 discontinue (a project,etc.)借觀
(1).借閱。《南史·王僧祐傳》:“ 齊武帝 數(shù)閲武, 僧祐 獻《講武賦》, 王儉 借觀,不與?!?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黃叔揚傳》:“ 黃鉞 字 叔揚 , 蘇郡 常熟縣 人。少明敏好學,家無藏書, 鉞 日游書肆中,見書,不問古今,即借觀之,或竟日不還。”
(2).猶借鑒。 清 黃遵楷 《<人境廬詩草>跋》:“故其分門別類,勒成全書,亟自刊行者,意在借觀鄰國,作匡時之策也?!?/p>
(3).猶言試看,有引以為例之意。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 漢 世街彈之制,集縣民而致之,今雖不可行,借觀農(nóng)人之納丁漕,分期赴縣,率十餘日而竣,今若訪問農(nóng)民,亦自州縣詢之,夫何叢脞之有!”
梅堯臣名句,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杜挺之忽來因出示之且伏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