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劉因《玉漏遲》
故園平似掌。人生何必,武陵溪上。三尺蓑衣,遮斷紅塵千丈。不學東山高臥,也不似、鹿門長往。君試望。遠山*處,白云無恙。自唱。一曲漁歌,覺無復當年,缺壺悲壯。老境羲皇,換盡平生豪爽。天設四時佳興,要留待、幽人清賞?;ㄓ址?。滿意一篙春浪。
注釋參考
不學
(1).不學習;不求學?!墩撜Z·季氏》:“不學《詩》,無以言。”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誠知不學之弊,碩儒之貴。” 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記》:“蓋以不學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問。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淺不學,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游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之資,圣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p>
東山高臥
謂安然隱居。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元 王惲 《望海潮·為故相云叟公壽》詞:“見 東山 高臥,一念蒼生,談笑金華,故事六合海波平。”亦省作“ 東山臥 ”。 唐 李白 《送梁四歸東平》詩:“莫學 東山 臥,參差老 謝安 ?!?元 關漢卿 《四塊玉·閑適》曲:“南畝耕, 東山 臥,世態(tài)人情經歷多。”參見“ 東山 ”。
成語解釋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東山高臥出處《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笔褂美湮?,趕不上龐居士海內沉舟,晉孫登蘇門長嘯,我可甚么謝安石東山高臥。鹿門
(1).古城門名?!蹲髠鳌は骞辍罚骸?臧紇 斬 鹿門 之關以出,奔 邾 ?!?杜預 注:“ 魯 南城東門?!?/p>
(2). 鹿門山 之省稱。在 湖北省 襄陽縣 。 后漢 龐德公 攜妻子登 鹿門山 ,采藥不返。后因用指隱士所居之地。 唐 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詩:“未因乘興去,空有 鹿門 期?!?明 楊慎 《霞邱歸引》:“ 鹿門 棲隱處,行與 老龐 鄰?!?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詩:“但須 鹿門 攜妻子,休俟 臨卭 致騎從?!?/p>
長往
(1).一去不返。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冰山》:“﹝ 張彖 ﹞后登第為 華陰 尉,嘆曰:‘丈夫有凌云蓋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頭不得?!旆饕麻L往?!薄段骱⒀┨们山Y良緣》:“兄途中謹慎,早早到家,有便再來,勿為長往?!?/p>
(2).指避世隱居。 晉 潘岳 《西征賦》:“悟山潛之逸士,卓長往而不反。” 唐 王度 《古鏡記》:“又將遍游山水,以為長往之策?!?明 何景明 《與何粹夫書》:“先生乃復欲憤世自遂,長往之情得矣!”
(3).死亡的婉詞。 南朝 宋 顏延之 《吊張茂度書》:“豈謂中年,奄為長往!”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神奇》:“俄頃,又舉頭顧 希文 曰:‘亦無鬼神,亦無恐怖。’言訖遂長往?!?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愚民含忿輕生》:“見其幼弟氣尚未絶,灌救得生。其餘六人則已長往?!?/p>
劉因名句,玉漏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