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信在茲,心鏡兩融會
出自宋代高斯得《題黃巖蔡氏青在亭》:
逢人說愛山,誰何是真愛。
茍無丘壑情,在眼猶不在。
君看終南客,豈不臥興對。
奈何心自盲,坐失煙霞熊。
蔡侯故靜者,肯與青山背。
作堂老其間,列岫儼襟帶。
蘿月散庭隅,白云屯戶外。
疏欞納遙碧,平幾挹橫黛。
青山信在茲,心鏡兩融會。
豈效逋客徒,匿情紿松檜。
咨余秉微尚,頗亦厭塵壒。
幸君分半青,著工函丈對。
注釋參考
青山
青山 (qīngshān)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green hill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心鏡
(1).佛教語。指清凈之心。謂心凈如明鏡,能照萬象,故稱?!秷A覺經(jīng)》卷上:“慧目肅清,照曜心鏡。”《晉書·王湛王國寶等傳論》:“ 國寶 檢行無聞,坐升彼相,混暗識於心鏡,開險路於情田?!?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開心鏡,靜觀消長,閑考虧盈?!?/p>
(2).心里洞察。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心鏡萬機,攬照下情?!?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故學(xué)不常師,而心鏡羣籍;理不啟問,而情炤諸密?!?唐 李德裕 《上尊號玉冊文》:“智燭千里,動必察微;心鏡萬機,物來斯應(yīng)?!?/p>
融會
(1).融合會通。 宋 蘇軾 《卓錫泉銘》:“初住 南華 ,集眾須水。水性融會,豈有無理?!?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七:“他們大家不懂得‘文化’這樣抽象的名詞,然而卻有 中 俄 文化融會的實效?!?/p>
(2).融會貫通;領(lǐng)會。 隋煬帝 《重與智者請議啟》:“智者融會,盡有階差?!?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下:“只要解心,心明白,書自然融會?!?黃侃 《禮學(xué)略說》:“羣書之中,搴其苕穎;則 江氏 《周禮疑義舉要》,融會 鄭 注而參以新説?!?冰心 《寄小讀者》十六:“再一事,就是客中的心情,似乎更容易融會詩句?!?/p>
高斯得名句,題黃巖蔡氏青在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