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杜敏求《運司園亭雪峰樓》:
西山最高峰,積雪連四季。
登樓試寓目,入國有故地。
烽候雖久息,武經(jīng)思豫備。
文饒昔籌邊,公意今無愧。
注釋參考
籌邊
籌劃邊境的事務(wù)。 宋 劉過 《八聲甘州·送湖北招撫吳獵》詞:“共記玉堂對策,欲先明大義,次第籌邊。”《明史·吳執(zhí)御傳》:“故曰籌邊不在增兵餉,而在擇人?!?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四》:“請更以籌邊進,從來籌邊者三策:曰和,曰守,曰戰(zhàn)?!?/p>
公意
公眾的意愿;共同的意見。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據(jù) 叢 說,雖由他出面,而一味代行大家的公意?!?mao{1~1}澤{1*1}東 《中共中央mao{1~1}澤{1*1}東主席關(guān)于時局的聲明》:“中國gong{1*1}產(chǎn){1*1}黨認為,上述各項條件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公意,只有在上述各項條件之下所建立的和平,才是真正的民主的和平?!?/p>
無愧
無愧 (wúkuì) 沒有什么對不起別人之處 feel no qualms;be worthy of;have a clear conscience 于心無愧杜敏求名句,運司園亭雪峰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