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仇遠(yuǎn)《游士》:
游士登門索裹糧,塵埃冉冉化衣裳。
老夫也自飯不飽,童子聊沽酒共嘗。
彼此身謀寧枉道,古今樂事是歸鄉(xiāng)。
家徒四壁侯千戶,夢(mèng)里誰能較短長(zhǎng)。
注釋參考
游士
(1).指 戰(zhàn)國(guó) 時(shí)的說客?!俄n非子·和氏》:“官行法則浮萌趨於耕農(nóng),而游士危於戰(zhàn)陳?!薄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天下游士馮軾結(jié)靷東入 齊 者,無不欲彊 齊 而弱 秦 者;馮軾結(jié)靷西入 秦 者,無不欲彊 秦 而弱 齊 者。” 宋 曾鞏 《<戰(zhàn)國(guó)策目錄>序》:“ 戰(zhàn)國(guó) 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説之易合,其設(shè)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jì)而已。”
(2).泛指云游四方以謀生的文人。 漢 桓寬 《鹽鐵論·晁錯(cuò)》:“日者, 淮南 、 衡山 修文學(xué),招四方游士, 山 東儒墨咸聚于 江 淮 之間,講議集論,著書數(shù)十篇?!薄逗鬂h書·孔融傳》:“郡人無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為棺具而歛葬之。”《新五代史·李從榮傳》:“ 從榮 又命其寮屬及四方游士試作《征淮檄》,陳己所以平一天下之意?!?/p>
古代稱從事游說活動(dòng)的人?!秶?guó)語·齊語》:“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游於四方,以號(hào)召天下之賢士。”《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呂不韋 為相,封十萬戶,號(hào)曰 文信侯 ,招致賓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唐 李百藥 《寄楊公》詩:“分庭接游士,虛館待時(shí)英。”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少吏論》:“《管子·八觀篇》云:‘論賢不鄉(xiāng)舉,則士不及行?!^游士不及土著?!?/p>
登門
[call at sb's house] 上門去對(duì)方家
登門拜訪
詳細(xì)解釋(1).登龍門。 唐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詩:“濡沫情雖密,登門事已遼?!?/p>
(2).上門,到對(duì)方住處?!杜f唐書·李宗閔傳》:“退跡者成后時(shí)之夫,登門者有迎吠之客?!?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封三娘》:“然貧賤者與貴人交,足未登門,先懷慚怍?!?巴金 《探索集·長(zhǎng)崎的夢(mèng)》:“這次一到 東京 我便要求登門拜訪?!?/p>
裹糧
裹糧 (guǒ liáng)裹攜糧食。
左傳.文公十二年:「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三國(guó)志.卷二十五.魏志.辛毗傳:「國(guó)無囷倉,行無裹糧?!?h3>塵埃塵埃 (chén āi) 飛揚(yáng)的塵土 dust;dirt 塵埃傳播病菌 ;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唐· 杜甫《兵車行》 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蒙世俗之塵埃。冉冉
冉冉 (rǎnrǎn) 漸進(jìn)地 gradually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古樂府《陌上?!? 慢慢地 slowly 冉冉上升 柔軟下垂的樣子 tenderly and droopingly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化衣
謂衣著變色。形容仕途奔波之苦。 唐 李嶠 《田假限疾不獲還莊載想田園兼思親友》詩:“游宦勞牽網(wǎng),風(fēng)塵久化衣?!?宋 歐陽修 《送方希則序》:“余自來上都,寓謁舍,化衣京塵,穿履金門者,再見春矣?!眳⒁姟?化衣塵 ”。
仇遠(yuǎn)名句,游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