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林泉有歸興,待君吟嘯樂升平
出自宋代韓維《次韻和李公達(dá)見寄》:
五分符竹盡吾鄉(xiāng),圣主恩私溢故常。
攬轡豈能清北道,支筇時(shí)得問西堂。
湖邊凍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動(dòng)暗香。
乘興可能同一醉,聞君筋力尚堅(jiān)強(qiáng)。
少年初見一經(jīng)橫,籍籍文場(chǎng)藹俊名。
抗志直思追二祖,得官今乃后諸生。
賜袍便欲期芳草,賀酒猶能及落英。
我亦林泉有歸興,待君吟嘯樂升平。
注釋參考
林泉
(1).山林與泉石。《梁書·處士傳·庾詵》:“經(jīng)史百家無不該綜,緯候書射,棊筭機(jī)巧,并一時(shí)之絶。而性記夷簡,特愛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此箇閤兒雖小,其間趣不讓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許渾》:“ 渾 樂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懷古,已見壯心?!?/p>
(2).指隱居之地。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張司馬啟》:“雖則放曠林泉,頗得閒居之趣。”《舊唐書·隱逸傳·崔覲》:“為儒不樂仕進(jìn),以耕稼為業(yè)……夫婦林泉相對(duì),以嘯詠?zhàn)詩?。”《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縱然終老林泉,便算榮逾臺(tái)閣?!?/p>
歸興
歸思;回鄉(xiāng)的興致。 唐 杜甫 《官定后戲贈(zèng)》詩:“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fēng)飈?!?宋 周密 《齊東野語·王魁傳》:“之子動(dòng)歸興,輕袂飄如蓬。” 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白云南來入我望,又起歸興隨征鴻?!?/p>
吟嘯
(1).猶呼嘯;呼叫。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夜不能寐,側(cè)耳遠(yuǎn)聽,胡笳互動(dòng),牧馬悲鳴,吟嘯成羣,邊聲四起。”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 少游 居 維揚(yáng) 雄藩脂膏之地,十萬之師,吟嘯可致?!?冰心 《寄小讀者》七:“繁星閃爍著,海波吟嘯著,凝立悄然,只有惆悵?!?/p>
(2).悲嘆;哀號(hào)?!短接[》卷四八六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樂安縣 故市經(jīng)荒亂,人民餓死,枯骸填地,每至天陰將雨,輒聞吟嘯呻嘆,聲聒於耳?!薄缎绿茣ご尴虃鳌罚骸?咸 素有高世志,造詣嶄遠(yuǎn)。閒游 終南山 ,乘月吟嘯,至感慨泣下?!?/p>
(3).高聲吟唱;吟詠。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吟嘯蒼崖之間,而萬物化為塵氛;怡顏豐柯之下,而朱戶變?yōu)槔K樞?!?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桓玄 嘗登 江陵 城南樓云:‘我今欲為 王孝伯 作誄?!蛞鲊[良久,隨而下筆,一坐之間,誄以之成。” 元 張可久 《梧葉兒·山y(tǒng)in{1*1}道中》曲:“青山小 洞庭 ,吟嘯寄幽情?!?清 揮敬 《前濟(jì)南府知府候補(bǔ)郎中徐君遺事述》:“時(shí) 山東 官吏欲置之死……君吟嘯自如,得詩數(shù)十首,真健才也。”
升平
升平 (shēngpíng) 太平 peaceful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韓維名句,次韻和李公達(dá)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半年洄泝?cè)浇瓰I,每愧羊裘老富春
- 紋楸玉子,磔磔敲春晝作者:黃機(jī)作品:傳言玉女(次岳總干韻)
- 堪憐尹叟非關(guān)吏,猶向江南逐老聃作者:戴表元作品:游陽明一洞天呈王理得諸君
- 新冬不易見,醉倒理亦宜。
- 著身到雍隙,故人在陽翟作者:晁說之作品:謀歸寄陽翟李九呂十四兄
- 澤國多逢雨,閑人不計(jì)程
- 我馬已玄黃,梵土仍寥廓作者:蘇曼殊作品:耶婆提病中,末公見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曠
- 醉生夢(mèng)死何如竹,三百五十九日醒作者:魏了翁作品:次韻史少莊竹醉日移竹
- 萬葉吟秋,團(tuán)團(tuán)翠深紅聚作者:曹勛作品:清風(fēng)滿桂樓(丹桂)
- 暗憶年時(shí),桂風(fēng)庭院,笑并玉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