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姚述堯2《念奴嬌》
早春時(shí)候,占百花頭上,天香芳馥。寥廓寒分和氣到,知是花神全毓。獨(dú)步前林,挽回春色,素節(jié)輝冰玉。悠然一笑,便應(yīng)掃盡粗俗。最愛瀟灑溪頭,孤標(biāo)凜凜,不與凡華逐。自是玉堂深處客,聊寄疏籬茅屋。已報(bào)君王,為調(diào)金鼎,直與人間足。更看難老,歲寒長友松竹。
注釋參考
君王
君王 (jūnwáng) 古稱天子或諸侯 monarch; emperor 君王為人不忍?!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君王與沛公飯。金鼎
(1).黃金炊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p>
(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 宋 陳師道 《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fēng)竹雪,金鼎沸湲潺?!?/p>
(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岳游,文焰滅金鼎?!?唐 呂巖 《漁父·神異》詞:“金鼎內(nèi),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p>
(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shù)。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明 陸采 《明珠記·訪俠》:“愿棄了升斗微官,早學(xué)那刀圭金鼎?!?/p>
(5).指九鼎。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奉為傳國之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焙笠嘤靡杂髦竾以纵o大臣。 宋 曾鞏 《送沉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yīng)已夢儀刑。” 元 李獻(xiàn)卿 《劉寓叔先生挽詩》:“便調(diào)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shù) 汾陽 考?!?/p>
(6).鼎形的金香爐?!都t樓夢》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p>
與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秶Z·越語下》:“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jié)事者與地?!?韋昭 注:“與人,取人之心也?!薄豆茏印ば蝿荨罚骸俺譂M者與天,安危者與人。” 尹知章 注:“能安危者,則與人合?!?/p>
姚述堯名句,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沽來村酒初判醉,叱去山童不遣扶。作者:陸游作品:久疾灼艾小愈晚出門外
-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xiāng)。作者:蘇軾作品:陽關(guān)詞三首贈(zèng)張繼愿
- 鬢非絲素白,顏是酒爭紅
- 山花照座一兩點(diǎn),雪狖叫云三四聲作者:徐大受作品:入萬年謁簡庵清老追和曾使君詩板韻
- 栗棘金剛?cè)?,略不通水?/a>
- 自公湘中去,雁斷致書寡作者:釋寶曇作品:和潘經(jīng)略廣州峽山五首
- 紅稻不須鸚鵡啄,清霜催放兩三花作者:陸游作品:江上散步尋梅偶得三絕句
- 音息曠不達(dá)作者:陸機(jī)作品:為顧彥先贈(zèng)婦詩二首其二
- 況復(fù)重城內(nèi),日暮獨(dú)裴回。作者:楊師道作品: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xué)士
- 使君來莆全似元,精明旗幟轅門作者:王邁作品:送莆守趙孟堅(jiān)汝固可舶溫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