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程大昌《念奴嬌》
冰容玉格,笑桃杏、非是閨幃裝束。待要舒華那更管,朔氣凝波僵木。五鬣山松,萬年宮樹,僅僅存馀綠。一枝寄贈,教渠知道春復。寧解車馬成蹊,高標宜雪月,仍便溪谷。縱有知聞,誰辦得、駕野凌寒秉燭。盡更荒閑,終難掩抑,風里香千斛。林坰興盡,此時鼎味翻足。
注釋參考
有知
有知覺;有知識?!抖Y記·三年問》:“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人之質(zhì)所以異木質(zhì)者,以其有知耳?!?唐 韓愈 《復志賦》:“昔余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p>
凌寒
冒寒;嚴寒。《梁書·到溉傳》:“ 魏 世重雙 丁 , 晉 朝稱二 陸 ,如何今兩 到 ,復似凌寒竹。” 唐 戴叔倫 《題黃司直園》詩:“為憶去年梅,凌寒特地來。” 宋 王安石 《梅花》詩:“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雖凌寒溽暑,弗倦也?!?/p>
秉燭
謂持燭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漢中漾舟》詩:“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宋 梅堯臣 《送道損司門》詩:“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nèi)室,秉燭看書?!薄都t樓夢》第一一四回:“丫頭秉燭伺候。”
程大昌名句,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