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經(jīng)固靈應(yīng),病根終翦滅
出自宋代李覯《聞女子瘧疾偶書二十四韻寄示》:
昨日家人來,言汝苦寒熱。
想由卑濕地,頗失飲食節(jié)。
脾官驕不治,氣馬癡如絏。
乃致四體煩,故當(dāng)雙日發(fā)。
江南此疾多,理不憂顛越。
顧汝僅毀齒,何力禁喘噎。
寄書詰醫(yī)師,有藥且嚼啜。
方經(jīng)固靈應(yīng),病根終翦滅。
但恐崇所為,嘗聞里中說。
茲地有罔兩,乘時相罥結(jié)。
嗟哉鬼無知,何於我為孽。
我本重脩飾,胸中掬冰雪。
禍淫雖甚苛。
無所可挑抉。
疑是饕餮魂,私求盤碗設(shè)。
盡室唯琴書,何路致葷血。
無錢顧越巫,刀劍百斬決。
徒瓷彼昏邪,公然敢抄撮。
理聞上帝靈,網(wǎng)目匪疏缺。
行當(dāng)悉追捕,汝苦旦夕歇。
慈愛早有加,憶念今逾切。
塵勞差可畏,歸計又云輟。
所生能夠勞,祖母矧聰哲。
羸臥縱未蘇,撫視諒非拙。
勉勉多自安,風(fēng)來信勿絕。
注釋參考
靈應(yīng)
靈驗?!逗鬂h書·光武帝紀(jì)下》:“地祇靈應(yīng)而朱草萌生?!?宋 蘇軾 《密州祭常山文》之三:“五日不雨,民在坑谷,猗嗟我侯,靈應(yīng)響速。”《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賢弟,在世為人聰明,死后為神靈應(yīng)?!?老舍 《四世同堂》三五:“他并不信灶王爺與財神爺真有什么靈應(yīng),但是他愿屋中有點光亮與溫暖?!?/p>
病根
病根 (bìnggēn) 沒有完全治好的舊病 an uncured illness 引起失敗或災(zāi)禍的原因 the root cause of trouble翦滅
消滅。《左傳·成公二年》:“余姑翦滅此而朝食?!薄杜f唐書·韓思復(fù)傳》:“ 思復(fù) 以為蝗蟲是天災(zāi),當(dāng)修德以禳之,恐非人力所能翦滅。”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一:“日受人之仁,安坐不一報,游惰困窮,至於為人翦滅屠割,揆之上天報施之理,亦有宜然焉耳?!?/p>
李覯名句,聞女子瘧疾偶書二十四韻寄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