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佚名《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君子來朝,何錫予之?雖無予之?路車乘馬。
又何予之?玄袞及黼。
觱沸檻泉,言采其芹。
君子來朝,言觀其旂。
其旂淠淠,鸞聲嘒嘒。
載驂載駟,君子所屆。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彼交匪紓,天子所予。
樂只君子,天子命之。
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平平左右,亦是率從。
汎汎楊舟,紼纚維之。
樂只君子,天子葵之。
樂只君子,福祿膍之。
優(yōu)哉游哉,亦是戾矣。
注釋參考
淠淠
茂盛貌?!对姟ば⊙拧ば≯汀罚骸坝袧y者淵,萑葦淠淠?!?毛 傳:“淠淠,眾也。” 馬瑞辰 通釋引《爾雅》:“淠淠,茂也?!?/p>
飄動貌?!对姟ば⊙拧げ奢摹罚骸捌鋽玟匿?,鸞聲嘒嘒?!?毛 傳:“淠淠,動也。”
鸞聲
(1).鸞鈴鳴聲。《詩·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屠》:“輪重對月滿,鐸韻擬鸞聲?!?倪璠 注:“言塔上懸鏡疑月,搖鐸似鸞也。” 唐 權(quán)德輿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詩:“鸞聲去已久,馬跡空依然?!?清 黃遵憲 《八用前韻酬仲閼》:“鸞聲夾道聽讙呼,重覩官儀返上都。”參見“ 鸞和 ”。
(2).指笙簫聲。 唐 劉禹錫 《竇夔州見寄寒食日憶故姬小紅吹笙》詩:“鸞聲窈眇管參差,清韻初調(diào)眾樂隨。” 唐 張仲素 《夜聞洛濱吹笙》詩:“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羣?!?/p>
嘒嘒
(1).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魏書·術(shù)藝傳·張淵》:“丈人極陽而慌忽,子孫嘒嘒於參嵎?!痹ⅲ骸皣G,小貌。孫二星,在子?xùn)|。” 明 何景明 《憂旱賦》:“朝出日之杲杲兮,夕明星之嘒嘒?!?/p>
(2).象聲詞。形容清亮的聲音?!对姟ど添灐つ恰罚骸办捁臏Y淵,嘒嘒管聲。” 孔穎達 疏:“嘒嘒然而清烈者,是其管籥之聲?!?朱熹 集傳:“嘒嘒,清亮也?!薄对姟ば⊙拧げ奢摹罚骸捌鋽玟匿?,鸞聲嘒嘒?!?孔穎達 疏:“其此君子車服旌旂則淠淠然動,得宜其車馬鸞鈴之聲,又嚖嘒然鳴中節(jié)?!?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織·九月》詩:“舍南與舍北,嘒嘒聞車聲。”
(3).象聲詞。蟬鳴聲?!对姟ば⊙拧ば≯汀罚骸拜冶肆梗Q蜩嘒嘒?!?毛 傳:“蜩,蟬也。嘒嘒,聲也?!?晉 陸機 《擬明月皎夜光》詩:“翻翻歸雁集,嘒嘒寒蟬鳴。” 清 黃景仁 《苦暑行》:“千章黝緑披且死,中有嘒嘒蟬聲聯(lián)?!?陳煒謨 《狼筅將軍》:“四周寂無人聲,只嘒嘒的夜蟬高據(jù)在柳樹上,鳴著?!?/p>
佚名名句,采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