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jiān)《按田》:
河水積崢嶸,山雪晴索寞。
幽齋怯寒威,況復(fù)出城郭。
馬為蝟毛縮,人嘆狐裘薄。
淤泥虎跡交,叢社烏聲樂。
橋經(jīng)野燒斷,崖值天風(fēng)落。
泄云迷鴻蒙,戴石瘦犖嶨。
攀緣若登天,扶服如入橐。
窮幽至河麋,落日更盤礡。
新民數(shù)十家,飄寓初棲托。
壯產(chǎn)無惰農(nóng),荒榛盡開鑿。
臨流遣官丁,悉使呼老弱。
恩言諭官意,鄣水陂可作。
春秧百頃秔,秋報(bào)千倉(cāng)獲。
掉頭笑應(yīng)儂,吾麥自不惡。
麥苗不為稻,誠(chéng)恐非民瘼。
不知肉食者,何必苦改作。
我行疲鞍馬,且用休羈絡(luò)。
艱難相顧嘆,共道折腰錯(cuò)。
勢(shì)窮不得已,來自取束縛。
月明夜蕭蕭,解衣寬帶索。
臥看云行天,北斗掛屋角。
析薪爨酒鼎,興至且相酌。
注釋參考
攀緣
攀緣 (pānyuán) 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climb 比喻投靠有錢有勢(shì)的人往上爬 climb the social ladder through pull 蔓延地生長(zhǎng) ramble 牽挽 pull登天
(1).升天?!蹲髠鳌こ晒辍罚骸靶〕加谐繅?mèng)負(fù)公以登天。”《莊子·大宗師》:“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宋史·神宗紀(jì)一》:“ 嘉祐 八年侍 英宗 入居 慶寧宮 ,嘗夢(mèng)神人捧之登天?!?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guó)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九節(jié):“ 秦國(guó) 西有 儀渠國(guó) ,父母死,火燒遺體,稱為登天?!?/p>
(2).指登帝位?!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罚骸拔粼?黃帝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zhǎng)而敦敏,成而登天,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人將失之耶?’” 王冰 注:“ 黃帝 后鑄鼎於 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清 俞樾 《內(nèi)經(jīng)辨言》:“成而登天,謂登天位也?!兑住っ饕摹穫髟唬骸醯怯谔?,照四國(guó)也?!烧h此經(jīng)登天之義。故下文即云:‘迺問於天師?!曊叱猩现~,見 黃帝 既登為帝,乃發(fā)此問也?!?/p>
(3).指成仙。 晉 葛洪 《抱樸子·對(duì)俗》:“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於速登天乎?”
(4).比喻極難?!睹献印けM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金 元好問 《跋閑閑自書樂善堂詩》:“從善如登天,從惡如棄屣,而於趨舍乖,知之不審耳?!薄端疂G傳》第七二回:“花魁的風(fēng)流聲價(jià),播傳寰宇,求見一面,如登天之難,何況親賜酒食?!薄都t樓夢(mèng)》第十回:“你如今要鬧出了這個(gè)學(xué)房,再想找這么個(gè)地方兒,我告訴你説罷,比登天的還難呢!”
扶服
亦作“ 扶伏 ”。亦作“ 扶匐 ”。同“ 匍匐 ”。1.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禮記·檀弓下》:“《詩》云:‘凡民有喪,扶服救之。’”《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作“匍匐救之”?!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胺龇鴵糁圯F。”《南史·隱逸傳上·剡縣小兒》:“因自投下牀,扶匐至母尸側(cè),頓絶而死。” 元 揭傒斯 《臨川女》詩:“聞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濱。” 王闿運(yùn) 《熊氏墓表》:“睋而有間,恭人暴卒,同官命婦,扶服救喪。”
(2).趴伏于地?!稘h書·霍光傳》:“ 中孺 扶服叩頭曰:‘老臣得託命將軍,此天力也?!薄稘h書·匈奴傳下》:“ 呼韓邪 攜國(guó)歸化,扶伏稱臣?!薄赌淆R書·王敬則傳》:“夜著青衣,扶匍道路,為 太祖 聽察 蒼梧 出來?!?宋 王禹偁 《大閱賦》:“俾遁逃兮無地,咸扶服兮朝天?!?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闌斑被繡縵,扶服拜赤帟?!?/p>
黃庭堅(jiān)名句,按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