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朱敦儒《憶帝京》
元來老子曾垂教。挫銳和光為妙。因甚不聽他,強要爭工巧。只為忒惺惺,惹盡閑煩惱。你但莫、多愁早老。你但且、不分不曉。第一隨風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管取沒人嫌,便總道、先生俏。
注釋參考
不聽
(1).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 齊侯 不聽左右, 魏主 不聽譽者,而明察照羣臣?!薄逗鬂h書·伏湛傳》:“ 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一回:“早勸他不聽,此刻后悔了,卻是遲了。”
(2).不允許?!侗笔贰の菏雷嫣涞奂o》:“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不聽私立學校,違者師身死,主人門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及見女,暴怒,杖逐而出,不聽入門。”
(3).不定罪。《禮記·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必三刺。有旨無簡不聽?!?鄭玄 注:“簡,誠也。有其意無其誠者,不論以為罪。” 孔穎達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無誠實之狀,則不聽之,不論以為罪也?!?/p>
工巧
工巧 (gōngqiǎo) 細致、精巧(多用于指工藝品或詩文、書畫) exquisite;fine;skilful 文不與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稱工巧。——《論衡·自紀》 工巧易為材?!俄n詩外傳》朱敦儒名句,憶帝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