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直孺《送程給事知越州》:
三吳冠蓋并驅弛,名德如公亦已稀。
胥口沈珠唐相事,會稽懷綬漢臣歸。
光華書繡家山近,浩蕩秋風畫鷁飛。
十萬疲民待仁政,未應祗為膾鱸肥。
注釋參考
十萬
數(shù)目。一百個千。用以形容數(shù)量極多?!睹献印す珜O丑下》:“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漁陽》詩:“繫書請問 燕 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宋 陸游 《好事近》詞:“驅退睡魔十萬,有雙龍蒼璧?!?陳毅 《梅嶺三章》詩之一:“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 閻羅 ?!?/p>
疲民
(1).疲困之民。《管子·幼官》:“數(shù)戰(zhàn)則士疲,數(shù)勝則君驕;驕君使疲民則國危?!?唐 姚合 《送李起居赴池州》詩:“天子念疲民,分憂輟侍臣?!?宋 曾鞏 《泰山祈雨文》:“念此疲民,弊於征斂,方歲之富,食常不足?!?/p>
(2).使民窮困?!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敖?楚 內棄其民,而外絶其好……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
仁政
仁政 (rénzhèng) 寬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爭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policy of benevolence 夫仁政,必自經界始。——《孟子》 仁慈的統(tǒng)治措施 benevolent government未應
(1).猶不須。 宋 王安石 《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宋 陸游 《遣興》詩:“老去可憐風味在,未應山?;鞚O樵?!?/p>
(2).猶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宋 張綱 《臨江仙》詞:“年方強仕未應遲。高風輕借便,一鶚看橫飛?!?/p>
(3).猶不曾。 唐 李白 《關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唐 王維 《聽宮鶯》詩:“游子未應返,為此始思鄉(xiāng)?!?宋 蔡伸 《念奴嬌》詞:“云浪鱗鱗,蘭舟泛泛,共載一輪月。五湖當日,未應此段奇絶?!?/p>
(4).不應當。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四:“晨興步庭除,足弱幾不持;論年未應爾,胡為遽如斯?”
周直孺名句,送程給事知越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