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司馬光《秋夜》:
城上調(diào)秋角,煙間發(fā)暝鐘。
風枝搖宿鳥,霜草覆寒蛩。
久負觀書樂,端愁束帶恭。
暫因群吏散,還得遂幽慵。
注釋參考
風枝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養(yǎng)。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慟甚風枝,悲深霜露。”參見“ 風樹 ”。
(2).風吹拂下的樹枝。 唐 戴叔倫 《客夜與故人偶集》詩:“風枝驚暗鵲,霜草覆寒蛩?!?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南唐 有畫,黃頭子數(shù)十枚集于風枝上?!?/p>
宿鳥
歸巢棲息的鳥。 唐 吳融 《西陵夜居》詩:“林風移宿鳥,池雨定流螢?!?宋 蘇軾 《和人回文》詩之四:“煙鎖竹枝寒宿鳥,水沉天色霽橫參?!?明 張四維 《雙烈記·引狎》:“欄桿空佇立,宿鳥歸飛急?!?清 顧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宮時聞緬國之報》詩:“宿鳥乍歸陵樹穩(wěn),春花初放果園香。”
霜草
(1).衰草;枯草。 唐 李白 《覽鏡書懷》詩:“自笑鏡中人,白髮如霜草。” 唐 白居易 《答夢得秋庭獨坐見贈》詩:“霜草欲枯蟲思急,風枝未定鳥棲難。” 宋 陸游 《貧甚作短歌排悶》:“即今白髮如霜草,一飽茫然身已老。”
(2).相思草的別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今 秦 趙 間有相思草,狀如石竹而節(jié)節(jié)相續(xù)。一名斷腸草,又名愁婦草,亦名霜草。”
寒蛩
寒蛩 (hánqióng) 深秋的蟋蟀 cricket in late autumn司馬光名句,秋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