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觀增愴惻,三嘆為誰來
出自宋代張嵲《窗陰忽霽獨往山下看梅》:
千峰雪猶積,萬木春已回。
窮陰倦羇束,忽欣陽景開。
徐步出衡門,中野展幽懷。
杖策遂侵尋,獨下前山隈。
驚湍激遠飚,疏篁耿寒梅。
婆娑時動容,似與客徘徊。
歲晏益多感,況斯韶景催。
暫賞豈所懽,離念方摧頹。
還觀增愴惻,三嘆為誰來。
注釋參考
還觀
仔細觀察?!蹲髠鳌の墓四辍罚骸?行父 還觀 莒僕 ,莫可則也。” 楊伯峻 注:“ 杜 注云:‘還,猶周旋也?!瘎t還觀為徧觀、細審之意?!?/p>
愴惻
悲痛。 晉 潘岳 《寡婦賦》:“思纏緜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 唐 戴叔倫 《崇德道中》詩:“關山明月到,愴惻十年游?!?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今對履思容,實所愴惻?!?/p>
三嘆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拔嶙又檬持g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讀其史傳及《正氣歌》,未嘗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fā)出贊嘆之聲,予以應和?!段倪x·陸機<文賦>》:“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李善 注:“唱,發(fā)歌句者;三嘆,三人從而嘆之?!?/p>
張嵲名句,窗陰忽霽獨往山下看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