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辛棄疾《臨江仙》
莫笑吾家蒼壁小,棱層勢欲摩空。相知惟有主人翁。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天作高山誰得料,解嘲試倩揚雄。君看當日仲尼窮。從人賢子貢,自欲學周公。
注釋參考
天作
猶天造,天生。謂自然形成?!对姟ぶ茼灐ぬ熳鳌罚骸疤熳鞲呱?,大王荒之?!?毛 傳:“作,生;荒,大也。天生萬物於高山,大王行道能安天之所作也。” 唐 韓愈 《燕喜亭記》:“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遺其人乎?” 明 何景明 《雨頌》:“相彼物矣,既鞠既靡;自我天作,乃奮而起。”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杜氏新書》:“今吾亦冀眾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舉舉西州士,來為邦國華。藝文尤爾雅,經術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參見“ 高山景行 ”。
(2).傳說中的山名?!渡胶=洝の魃浇洝罚骸坝治鞅蔽迨?高山 ,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p>
(3).少數民族名。 清 魏祝亭 《兩粵傜俗記》:“其在西者,種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p>
解嘲
[just to make oneself feel satisfired;offer an explanation to save one's own face] 受人嘲笑時自己找個理由辯解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 雄解之,號曰解嘲。—— 揚雄《解嘲》
自我解嘲
詳細解釋亦作“ 解謿 ”。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釋?!稘h書·揚雄傳下》:“時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蛑?雄 以玄尚白,而 雄 解之,號曰《解謿》?!薄段倪x》作“解嘲”。 唐 司空圖 《寄薛起居》詩:“麤才自合無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明 王錂 《尋親記·相逢》:“寫怨揮毫,不是逢人作解嘲?!?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太多‘詩’的詩,和所謂‘純詩’者,將來恐怕只能以一種類似解嘲與抱歉的姿態(tài),為極少數人存在著?!?/p>
揚雄
揚雄(前53-后18) : 一作“楊雄”。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漢成帝時為給事黃門郎。王莽稱帝后,任太中大夫。早年以辭賦聞名,有《甘泉賦》、《長楊賦》等名篇。晚年研究哲學,仿《論語》和《易經》作《法言》和《太玄》。另有研究語言學的《方言》和吹捧王莽的《劇秦美新》等。明人輯有《揚侍郎集》。辛棄疾名句,臨江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