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秋日詠蟬》:
群蟲喜炎熱,此獨愛高陰。
薄蛻聊依葉,清聲已出林。
人閑感衰節(jié),風急雜遙砧。
虛腹曾何竟,常憂螗斧侵。
注釋參考
清聲
(1).清亮的聲音。 漢 揚雄 《太玄賦》:“聽 su{1*1}女 之清聲,觀 宓妃 之妙曲?!?宋 梅堯臣 《秋日詠蟬》:“薄蛻聊依葉,清聲已出林?!?明 梁辰魚 《啄木兒·題閨中女郎》套曲:“聽清聲如柳外雛鶯?!?/p>
(2).清美的聲譽。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奉禮終沒,休矣清聲。” 唐 元稹 《遣病》詩:“ 李三 三十九,登朝有清聲?!?明 楊慎 《貞靖李君阡贊》:“紹兩 馮 之清聲,戞二 陶 之玄韻。”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予讀是文,覺 彭公 之直節(jié)清聲固令人有生不同時之慨,而 山公 之風趣亦藉可想見矣?!?/p>
(3).謂疾促之聲。《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六年》:“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
梅堯臣名句,秋日詠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正樂府十篇賤貢士——— 皮日休〔唐代〕
- 和提刑趙學士探梅三絕——— 范仲淹〔宋代〕
- 和李民載梅花二首——— 吳芾〔宋代〕
- 默侄之官襄陽兩詩以送之——— 張栻〔宋代〕
-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劉黻〔宋代〕
- 江上燕別(一作趙嘏詩,題作汾上宴別)——— 許渾〔唐代〕
- 次韻知郡安撫九日南樓宴集——— 范成大〔宋代〕
- 試月中桂——— 張喬〔唐代〕
- 句——— 方回〔宋代〕
- 吳斗南架閣求夢芳亭詩——— 周必大〔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