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理自灼然,學者疑且驚
出自宋代郭印《讀維摩經(jīng)》:
白衣毛心出家,毛從古推凈毛名。
無疾毛現(xiàn)有疾,特地真機生。
佛欲遣人間,指示轉分明。
宜是諸大士,辭屈不能行。
文殊末后往,萬眾心已傾。
箭鋒相注處,妙義益崢嶸。
芥子容須彌,毛孔受四溟。
此理自灼然,學者疑且驚。
更談不二門,法法俱見成。
一默豈無語,其聲如震霆。
注釋參考
灼然
(1).明顯貌。 漢 徐干 《中論·審大臣》:“ 文王 之識也,灼然若披云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今若泄江湖之水,則二堰尤宜先復,不復則運河將見涸而糧運不可行,此灼然之利害也。” 明 方孝孺 《上胡先生書》之一:“人之垂令名於當世者,豈易得哉?蓋其才灼然有過於人。” 魯迅 《書信集·致蔣抑卮》:“形狀歷久,猶灼然陳於目前?!?/p>
(2).焦急貌。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 章丞相 作慚,灼然而語公曰:‘是必以衣服故得罪矣,然愿少留。’”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春秋書賊》:“ 盾 知跡不可掩,灼然使 穿 逆 成公 ?!?/p>
(3).囂張貌?!睹魇贰の饔騻魅ご蟠确ㄍ酢罚骸?綽吉我些兒 輩出入豹房,與權倖雜處,氣焰灼然?!?/p>
(4). 晉 代舉試科目名,為九品中正的第二品。《晉書·溫嶠傳》:“后舉秀才、灼然。”《晉書·良吏傳·鄧攸》:“舉灼然二品,為 吳王 文學,歷太子洗馬、 東海王 越 參軍。”
學者
(1).做學問的人;求學的人?!墩撜Z·憲問》:“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薄抖Y記·學記》:“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唐 薛存誠 《太學創(chuàng)置石經(jīng)》詩:“儒林道益廣,學者心彌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滎陽 呂公 教學者讀書,須要字字分明。”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學者當知所尚,不可視兩刻為尋常而忽之耳?!?/p>
(2).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肚f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游居學者之所好也?!?成玄英 疏:“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 宣尼 之居 洙 泗 ,或游行而議論,或安居而講説,蓋是學人之所好。”《史記·伯夷列傳》:“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薄杜f五代史·晉書·史匡翰傳》:“尤好《春秋左氏傳》,每視政之暇,延學者講説,躬自執(zhí)卷受業(yè)焉?!?清 李漁 《比目魚·贈行》:“昨日在幾案之上,又見他幾首新詩,竟是一個大文人真學者。” 魯迅 《而已集·讀書雜談》:“研究文章的歷史或理論的,是文學家,是學者?!?/p>
郭印名句,讀維摩經(jī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