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識圣門持敬味,臨深履薄更何之
出自宋代張栻《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為親舊為記》:
聰明用處翻多暗,機巧萌時正自癡。
若識圣門持敬味,臨深履薄更何之。
注釋參考
圣門
(1).謂進入圣道之門。 漢 揚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門:由於qing{1-1}欲,入自禽門;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智,入自圣門?!?/p>
(2).謂 孔子 的門下。亦泛指傳 孔子 之道者。 漢 班固 《幽通賦》:“游圣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惟我朝諸公為義理之學,髣彿圣門氣象爾。”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余近得《顏子》三卷,亦國朝人裒集,雖謂有功圣門,可也?!?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 周 、 張 、 程 、 朱 ,在圣門,則德行之科也?!?/p>
持敬
持守恭敬之心。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三:“造道必有門, 伊 洛 先覺以持敬為造道之門?!薄端问贰む嵡逯畟鳌罚骸斑M《十龜元吉箴》:一持敬,二典學。”
臨深履薄
《詩·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謂面臨深淵,腳踏薄冰。后因以“臨深履薄”喻謹慎戒懼。《后漢書·楊終傳》:“今君位地尊重,海內(nèi)所望,豈可不臨深履薄,以為至戒?!?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王者憂勞於上,臺鼎顰顣於下,臨深履薄,懼禍之及?!?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政體》:“今陛下富有四海,內(nèi)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國家歷數(shù),自然靈長?!薄肚迨犯濉なプ婕o三》:“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亦作《清史稿·圣祖紀三》:“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紀三》:“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紀三》:“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紀三》:“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紀三》:“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紀三》:“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亦作“臨深履冰”。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誠能事過乎儉,臨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處存不廢慮亡之懼?!币嗍∽鳌芭R履”。 三國 吳 薛綜 《與諸葛恪書》:“雖實國家威靈之所加,亦信元帥臨履之所致也?!?/p>成語解釋深:深淵;履:踩踏;?。罕”?。面臨深淵,腳踩薄冰。比喻小心謹慎,惟恐有失。臨深履薄出處《詩經(jīng)·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笔褂美湄M可不臨深履薄,以為至戒?
張栻名句,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為親舊為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