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管奏司中
出自南北朝庾信《周祀五帝歌 黃帝云門舞》:
三光儀表正。
四氣風(fēng)云同。
戊已行初歷。
黃鐘始變宮。
平琮禮內(nèi)鎮(zhèn)。
陰管奏司中。
齋壇芝曄曄。
清野桂馮馮。
夕牢芬六鼎。
安歌韻八風(fēng)。
神光乃超忽。
嘉氣恒蔥蔥。
注釋參考
陰管
代表秋冬節(jié)氣的律管。 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jìn)玉律秤尺斗升表》:“所冀節(jié)移陰管,無勞 河內(nèi) 之灰;氣動陽鐘,不待 金門 之竹?!?倪璠 注引《后漢書·律歷志》:“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涂釁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內(nèi)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內(nèi)端,案歷而候之。氣至者其灰去。”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曲江張公九齡》:“一陽發(fā)陰管,淑氣含公鼎。”參見“ 陰呂 ”。
司中
(1).星名?!吨芏Y·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五曰司中。”《晉書·天文志上》:“三臺六星,兩兩而居……次二星曰中臺,為司中,主宗室。”
(2).神名。《新唐書·禮樂志二》:“四時(shí)祭 風(fēng)師 、 雨師 、 靈星 、 司中 、 司命 、 司人 、 司祿 ?!?清 黃生 《義府·司中》:“《周禮》有 司中 、 司命 二字,始不解 司中 之義……《國語》云‘左執(zhí)鬼,中右執(zhí)殤宮’。此中字正與 司命 之中合。蓋 司中 、 司命 一神,即今俗所謂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是也。 司中 主生, 司命 主死,故并祀之。左執(zhí)右執(zhí)云者,猶言生殺在其柄,如 司中 、 司命 之神,凡大人小兒之命,皆得主之耳?!?/p>
(3). 新莽 官名。《梁書·王莽傳中》:“更名光祿勛曰司中?!?/p>
庾信名句,周祀五帝歌 黃帝云門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