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王明府,仁聲已四傅
出自宋代劉宰《代柬寄當涂大夫王去非》:
聞道王明府,仁聲已四傅。
催科能不擾,賦入自爭先。
理到頑民服,仁漸黠吏悛。
俊良搜士類,疾苦訪氓編。
義役頒成制,巫風變昔年。
已聞銷珥筆,直欲弛蒲鞭。
未可徒寬治,還疑執(zhí)德偏。
碧云江外合,愛助正拳拳。
注釋參考
聞道
(1).領(lǐng)會某種道理?!墩撜Z·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里可也?!?/p>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 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p>
王明
謂天子之圣明?!兑住ぞ罚骸熬湃?,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孔穎達 疏:“井之可汲,猶人可用……若遭遇賢主,則申其行能?!?宋 蘇軾 《畫車》詩之二:“九衢歌舞頌王明,誰惻寒泉獨自清?賴有千車能散福,化為膏雨滿重城?!?清 姚鼐 《泊采石值沉南雷來為姑熟山長夜話因贈》詩:“安有才如萬斛珠,不汲王明藏井甃?!?/p>
仁聲
(1).指具有教化作用,能使風俗變得淳厚的音樂或樂聲?!睹献印けM心上》:“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趙岐 注:“仁聲,樂聲《雅》《頌》也?!?漢 王褒 《洞蕭賦》:“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p>
(2).指施行仁德而贏得的聲譽。 漢 揚雄 《羽獵賦》:“仁聲惠於北狄,武誼動於南鄰?!薄度龂尽な裰尽顟騻鳌罚骸俺踝?燕 、 代 則仁聲洽著,行自 齊 、 魯 則英風播流?!?唐 元稹 《鄭涵授尚書考功郎中馮宿刑部郎中制》:“二帝三王之所以仁聲無窮,績用明而刑罰當也?!?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詩:“仁聲已逐春風到,使節(jié)猶占夜斗行。” 明 劉基 《感興》詩之一:“昭代仁聲浹九夷,野無矛戟有鎡基?!?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編》:“民則簞食壺漿,商則市肆無驚,豈非仁聲素著,信義先行者所能如此哉!”參見“ 仁聞 ”。參閱 宋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章句上》。
劉宰名句,代柬寄當涂大夫王去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